这是游乐场?不,是工博会!
第十五届中国工博会昨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市民赞“新意频出很有看头”,不仅看到了月球车、神十返回舱,还了解到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产品,这些高科技有望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
神十返回舱


月球车系列
娱乐机器人受欢迎
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娱乐机器人
本届工博会很多展商都设置了体验项目,除了航空航天展区的驾驶模拟器,就属首次设立的“工业机器人展区”最热闹,而库卡机器人的Robocoaster娱乐机器人更是被等待乘坐的参观者围得水泄不通。记者看到,该机器人宛如一只大型机械臂伸向高处,但与其他工业机器人截然不同的是,它顶端有两个座位。“这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允许人坐上去的工业机器人,它在工厂内经过了7个等级的安全测试才能出厂投入使用。”库卡的技术支持经理潘轶皓表示,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自动调节机器人速度,体验失重感觉。“一共有5级速度,一级最为缓慢舒适,二、三级开始旋转,四、五级速度加快,将人往外甩,还能体验到正负1.9G的超重和失重。”他笑称,就个人而言,感觉坐Robocoaster比坐过山车还要刺激。“过山车还能预先判断它的高低起伏,有个心理准备,但你却完全不知道Robocoaster下一步的动作。”据介绍,这个游戏机器人已经在法国的迪士尼乐园得到应用。
参观者骑“章鱼”机器人

工博会上机器人非常受欢迎'
同样在这个各种机械手纵横挥舞的场馆内,还有一个安静的机器人正耐心地陪参观者下五子棋。工作人员介绍说,其难度被设定为中等,当天上午人机胜率大概四六开,胜者还有礼品相赠。记者体验了一局,发现赢机器人并不难。

高性能的太阳能滑翔机
参观的市民感受亲体驾驶直升机的乐趣
健康信息采集仪:社区医生可远程“体检”
眼下,在浦东、徐汇、金山等区的一些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有市民已经体验过一台名叫全程健康信息采集仪的免费服务。居民可刷社保卡,对血压、血糖、血氧、体温、腰臀比等七项人体基本体征进行测量,仪器会自动利用3G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建立居民健康实名电子档案,这些数据同时也作为对口社区医院坐诊医生的参考资料,他们会通过短信、电话,甚至是视频电话等设备发回反馈建议。这也是在工博会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上展示的一项社区健康服务。
据该系统研发公司市场咨询顾问熊玮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已推广到本市7个区内的21个社区医院,覆盖用户16万人,已投放1231台采集仪。熊玮说,目前这套系统主要面向社区里的老年群体,接下来将会推出用于监测睡眠呼吸和胎心音的仪器,分别适用于打鼾者和孕妇群体。
此外,一款名叫“市民云”的手机App(应用软件)也引起了不少参观者的兴趣。记者在现场安装体验后发现,在注册上海市民信箱的基础上,它可以一站式查询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金以及水电煤等信息,并汇聚了“全程健康管家”等多个实用应用。
电子学生证:孩子被忘校车里家长可知
获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试点联盟”的射频识别(RFI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在工博会统一“亮剑”,展示他们的RFID成果。
“RFID技术不同于一般的二维码扫描,他可以远距离识读,而且一次可以识别一批标签。”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因为RFID标签内是芯片,无法仿制,每个标签所含的内容都是唯一的,可以广泛应用于物联网领域。记者在工博会现场看到,一个农业物联网项目正在应用RFID技术尝试构建,可以对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在隔壁展区,上海真灼电子将RFID技术应用到了校园安全中,制作了电子学生证。“在校门的地方设置识读的设备,只要学生走过就能识别到。”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再配合其他信息技术,学生进出学校,甚至上下校车,家长都能收到短信提醒。“如果孩子没下校车,被遗忘在了车上,家长也会很快知道。”
智能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可提前预约
在工博会N4馆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馆,数十辆电动、混动汽车也是展会现场的焦点。上汽集团展示了即将上市的荣威550插电强混轿车,其在百公里综合工况下消耗12度电及2.3升油,与传统汽油车相比,综合节油率在70%以上。除了混动汽车,荣威E50、奇瑞M1EV、大众EUP及宝马Active-E等中外电动车型也在各自的展台争奇斗艳。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产业而言,充电桩稀缺所带来的充电不便,仍是市民对电动汽车最大的顾虑。在国电南瑞的展台上,展示的一款附带手机App功能的充电桩系统,期望提供更为便捷的新能源车充电服务。该App专门针对电动汽车用户设计,车主可通过手机查找就近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并能提前预约1小时后使用该桩位,而不必担心遭遇电动车即将没电时却无处“加油”的尴尬。据悉,该系统计划在今年底明年初试点推广。
3D打印:烤瓷牙成本降至两三千

打印巧克力
想吃巧克力,可以自己打印。昨日现场有数家公司展示了3D打印解决方案,人们争相用相机记录一块巧克力或一只塑料小黄鸭的出炉。
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的展示橱窗里,摆放着一个高约半米的女性模型,服装色泽鲜艳,面部神态栩栩如生。该公司市场负责人金宜告诉记者,这是对真人进行18秒钟的3D扫描后,用ABS树脂材料进行3D打印5个小时得到的人体模型。目前,上海一些新潮的影楼、酒店已经引入了这项技术,为婚礼新人量身打印一对属于自己的人体模型留作纪念。不过其价格不菲,扫描并打印出一个几厘米高的人体模型就要上千元。
另一家3D打印公司则展示了用可可粉打印各种形状的巧克力。“汉堡包能打印吗?”有参观者问。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王宣告诉记者,理论上是可以的,但受制于汉堡包的材料,目前还无法实现。据王宣透露,这套巧克力3D打印机进入市场后的售价估计要三四万元一台,还属于奢侈消费,预计价格降至万元以下才会有市场。
3D打印与老百姓还有什么关系?王宣说,它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人密切相关。比如,现在装一颗全瓷的烤瓷牙大约要花8000元至上万元,以氧化锆为材料进行3D打印,有望将其成本降至两三千元。再比如,国外以提取人体干细胞为材料,用3D打印机制造出一个人体器官的局部组织,让它充当小白鼠的角色,对新药进行试验。
(来自新闻晨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