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职工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会交流经验)

标签:
文化 |
分类: 学会风貌上海电气 |
多年来,为建设让国家、社会、股东、用户和员工“五满意”的企业,我们公司工会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紧密配合行政,以完善机制、建立载体为基础,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推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企业发展,公司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多年来,公司在集团各项年度指标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也被市总工会命名为“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在本次第23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中,上汽厂荣获6金4银6铜,刘波荣获2008-2010年上海市工人发明家提名奖和上海市工人技术创新能手,丁建保的攻关项目“采用平旋盘加工汽缸螺杆连接孔”荣获第三届上海市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一、建立活动载体,深化职工技术创新
为推进企业的职工科技创新活动,我们公司工会于2007年以来,借助上海职工科技节和市科技周职工创新活动的东风,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了“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职工科技创新月”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载体,集聚全公司职工科技创新资源,展示职工创新成果,表彰创新典型,营造创新氛围。广大职工广泛参与“创新月”活动,在全公司掀起了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新高潮。四届“科技创新月”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评选了一批创新成果。从企业近几年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中,评选出159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并通过举办展览会,展示了这些科技成果。同时从35个先进操作法中,评选了“十佳先进操作法”。二是树立了一批创新能手和节能减排标兵。经各部门推荐,评选出4名技术创新标兵、10名技术创新能手,11名节能减排标兵,11名职工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并在“职工科技创新月”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三是培育了一批创新班组。四年来,从350多个班组中,评选了31个创新班组,并展示了他们的创新成果。工艺处大件工艺组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创新示范岗、全国学习型班组、全国机械工业技术创新示范班组,荣获上海市劳模班组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四是将职工的创新成果,汇编成四本《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职工科技创新月巡礼》,下发到350多个生产班组,推进班组和职工创新成果共享、创新经验互学、创新能力提高。
上海市劳动模范刘波妙改工具降本增效,将铣刀刀柄处开数条直槽,能让冷却液通过这些槽直接作用在加工部位,起到内冷的功效,同时冷却液还能起到排屑的作用。每把国产无内冷却铣刀,成本约为那些带内冷却进口铣刀的1/3,对于公司推广国产化,降低制造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
二、搭建平台,推动职工技术创新
专利号:ZL2007100406250
获得奖项: 全国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金奖
上海市第六届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三等奖
三、揭榜结对攻关,提升职工创新能力
围绕企业生产上的重点、难点,组织职工揭榜攻关和工程师与技师结对攻关是我们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又一举措。经过技术部、总师的评审,2009年,我们从各部门上报的技术攻关项目中,选择了12项上榜,发动职工进行揭榜攻关。2010年组织7对双师(即工程师与技师)围绕燃气轮机、核电汽轮机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结对专题攻关。企业技术难点揭榜攻关和双师结对专题攻关活动具有“五大要素”:一是有技术攻关项目的内容;二是有一支技术攻关的队伍;三是有时间节点的要求;四是有项目完成后的验收;五是有具体的激励措施。开展技术攻关活动,有力地调动了广大职工投身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了职工的创新能力,促进了企业的科技进步。2009年12个攻关项目已在年内全部完成,其中4个项目还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2010年的双师结对专题攻关,在企业内部开展了攻关成果论文答辩赛,邀请权威专家进行评审、鉴定。攻关成果直接运用于企业新产品的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先进生产制造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完善职工创新机制,追求卓越。通过进一步深化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不断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提升职工的创新能力,为上海电气集团的再次创业、为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优秀的企业总把创新放在首位。上汽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持续发展,造就了一支面对困难险阻不断进取,奋发图强的创新团队。企业连续举办四届<职工科技创新月>活动,使广大职工创新智慧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有力地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上汽厂的经验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