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物与地域 |
这几天来,我通过打电话讯问和查阅网上所有有关他的资料,把我所知道的有关情况告诉大家.
杜江华1979年出生,(现年29岁)重庆市忠县人,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自动化技术.毕业后在四川东方汽轮机厂叶片车间技术科工作, 从事于数控维护、数控改造等工作. 由于他的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与现场实践,技术水平提高很快.2005年获得北京西门子给予的自动化专家的称号,在FANUC、SIEMENS有奖征文中多次获奖,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实施工厂多项项目实施,2005年到日本MAZAK公司学习。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是维修数控的能手.去年他创办了“发博工控”网, 立志“致力于数控技术服务、数控业务-技术支持,分享数控人生。——真诚沟通共建和谐开创未来.”共写了数控资源50多篇,这是他努力实践的总结.正如网友评介的那样:“杜先生发表了很多有价值的专业文章,拜读后让人受益匪浅,是一个很好的数控人”.
杜江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对生活充满着爱.从2004年9月30日写的诗:山城之恋,(全文另附)描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以及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诗中写道:
亲爱的
当山城午后的阳光火热地洒在渝州大道
今生第一次碰触到你温柔深情的目光
我的心
蓦然与山城的火热一起奔放
欣喜、幻想,还有期待
我知道
那是一种对幸福的渴望与向往
......
我的爱人
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我的心扉为你而开启
所有的情愫在向你脉脉流动
我的爱人
希望你能读懂我最真的心声
一字一句
一心一意
一生一世
我爱你!
我是从网上知道这位年青的技术人员的名字.我很喜欢他的数控文章,条理分明,深入浅出,特出主题,看了之后,给你启发和帮助.比如:“XKH1600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疑难故障的处理
”一文,
列举了两个异常的故障示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最后得出“要在诊断数控设备的故障时,必须要善于抓住故障的特点和重点”的结论.5月9日我还在他的“发博工控”网上还向他索取有关数控资料,可是没有想到5月19日我从网上却得到他地震死亡的消息.他的同事讲了地震当时的情况."......我叫边成明,杜江华是我的大哥,老师,同事,亦是我的好朋友,地震发生时,只有我和杜哥在办公室,我们所在的叶片分厂办公楼一楼大概只在地震发生5秒左右就塌陷了,我们一起躲在各自的办公桌下,当地震结束后,我听到大量的人在呼救,我拼命的喊着杜哥的名字,可是却没有回应,我不敢相信刚才我们还在一起谈笑的杜哥会离我而去,我当时多么希望能马上有人来营救我们,也许那样杜哥还有一线生机,可惜这次灾难太无情了,它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同样也有很多我们这样的人需要去营救。我第一次那么真切的感受到了时间就是生命,我是不幸的,但同时也是很幸运的,在我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不顾一切的营救下,被困61个小时后的我被中国国家救援队成功的营救出来了,我感谢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可是重生的喜悦却被无情的事实冲淡了,我的杜哥,我的其他同事,你们是我永远的朋友,我一辈子都会记得5月12日,每年的这个日子我都怀恋你们的。"
真可惜这样一位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被汶川大地震夺取了他的宝贵生命. 他的爱人写道: “这次地震。德阳的东汽厂是最严重的。而且是惨~!我去为杜江华收尸体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模样。我的心情是永远也平静不下来的。这么善良的人怎么会是如此的下场???????”.真是家破人亡,留下的只有三个月大的儿子,和他的父母(他是独生子女,需要照顾)丧子的悲哀.
有许多他的同学和网友写给他的爱人,表达了深切的关怀.其中一位同学写道:“我们都很惦记你们母子,如果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我们。一份困难/13亿就很小,一份爱心*13亿就很大。你要坚强是对我们杜同学最大的安慰.”
是的,这次大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让我们为亡者举哀,为生者祈祷.献上我们真诚的爱,给受灾单位及同胞传递一份关怀、牵挂、祝愿和支持! (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