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构建高效课堂
(2010-12-03 08:52: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论文 |
一、研修活动背景:
因此,我们开始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二合一,以“备课组建设”为抓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高效课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理论学习
我们将读书论坛与自学相结合,将纸质文本和网络学习相结合,将校内互动与外出学习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2、调查研究
二、指导思想及活动目标:通过一学期扎实有效的研究,我们觉得本课题此阶段主要解决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本学期我们制定了三个子课题:情境的开发与运用、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让小组合作探究走向更深层次的价值。
我们希望我们的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为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服务,切实提高我校的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基本流程
理论学习 |
调查研究 确定主题 |
选择课例 |
自主备课 |
反复试教 反复修改 |
集体备课 |
五、活动形式:理论阐述、课例研究、同伴互助研讨、专家引领等形式。
六、活动过程
(一)活动简介(唐娟)
介绍活动主题,前期活动进程。今天展示环节:首先教学片段展示,接下来进行交流研讨,最后由许主任指导。
(二)说课
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意图
(三)课例片段
执教者:郑娅妮
(四)汇报学校十一五区级招标课题《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教与学策略研究》阶段小结。汇报人:王雪丽
同时,教师分年段小声讨论交流评课。
(五)各子课题组(及各年段)教师代表发言交流。
低段:唐娟 张倩
主要观点:从学生熟悉的吃饼的生活情境找到学生不熟悉的烙饼的生活情境,既提高学生兴趣,又了解了烙饼的过程,从生活出发,抓住数学本质。
中段:陈凤 谢雯
主要观点: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创设情境,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前提;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不拘预设,给生成留足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供空间;
高段:王文雄 郭祥 主题:让小组合作探究走向更深层次的价值
主要观点: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合作前的独立思考;合理安排小组分工给我们的启示。
(六)专家引领
七:活动反思:
(一)收获
1、更新理念,使数学课堂逐渐高效。通过有针对的理论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课堂改革的意义,高效课堂的特征,逐步转变观念。
2、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三个臭成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通过有主题的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在对话交流中产生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思想。教师借助同事的教学技能、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课堂服务,实现了集体优势的整合,这种整合使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同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同事之间积极互赖。个体的成功有赖于他人和整个备课组的成功,从而使教师认识并体验到自己和备课组成员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同时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动机。
3、有助于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合作对话、共同研讨”和“互助观课、反思改进”以及专家引领的环节中,教师们进行着的是智慧碰撞式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使得教学体验更为深刻。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数学教师的论文、案例已有多片在国家级、市级、区级获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有些教师的主动性不强,依赖心太重,团队的智慧没有充分地发挥;在集体讨论形成教案之后,有些教师并没有根据所教班级实际形成个性化教案,使得课堂效率大打折扣。
在交流合作中研究中,部分教师只看优点,不看缺点、有所保留的话语,更好的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总之,在今后的活动中要不断总结、改进、完善,使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