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he Zoo Part A Let’s Learn磨课及教后反思
(2009-03-18 19:43:14)
标签:
磨课教后反思杂谈 |
分类: 心得体会 |
Book 2 Unit 6 At the Zoo Part A Let’s Learn磨课及教后反思
当学校教导主任和我说要请教研员过来听课的时候,我还有点手足无措,毕竟从我大学毕业以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让其他的同行或者教研员听我的课。静下心来,翻开英语书,我选择了Let’s learn这一课型,最后确定了三年级Unit 6 At the Zoo Part A Let’s Learn这一课。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我查阅了网上有关该课的设计,还有该课的评课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更多的更好的设计,便于在自己的课堂上应用;其次,评课稿可以从另外一方面反映出听课者所关注的内容,这也可以让设计者在设计教学课堂活动的时候多加注意有关事项。
在第一次试教和第二次试教中,我自己感觉并不是很明显的区别,却让听课的老师观察得一清二楚,比如梦梦老师就认为我在第一堂课中的动作相对夸张,学生的反应也更好些,我则认为第二堂课的学生反馈得更好一些。当然了,也讨论解决了一些问题。在第一堂课中,由于warm-up部分的活动我都是用录音来放,切换磁带耽误了很多时间,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够,所以在第二堂课和正式的课上都采用了快速的chant,只在最后的A A A, say OK中使用了录音机播放磁带。在第一堂课的时候,还出了不小的问题,我居然拿错了单词卡,第二堂课的时候,只好自己制作卡片让学生进行朗读。在展示chant : Big, big, big, the pig is big.的时候,由于制作的卡纸太小,上面的字也很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看清楚。在板书这一块的问题是,板书相当混乱,不够美观。这些在试教中逐一暴露的缺点我尽量去改进,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留有遗憾。梦梦和张才老师还提到我的语音问题。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头疼,可以说从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就习惯了这样的发音,一下子很难改进,还是要靠多听多练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在试教的过程中,当我和学生比较My pencil is long/ short.时,有很多学生的铅笔和我的一样长。在课上,我一开始是想到了句型:My pencil is as long as your pencil.但是马上就发现这个句型过于复杂。这时候,我就马上想到了在warm-up中的I have a pencil, me too.当学生说:My pencil is long. 我就说出My pencil is long, too. 由此看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warm-up不仅对学生有用,对我本人也是很有用的。当然,这也反映出我的课堂预设还很不到位。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型,所以磨课对于教师的教学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试教后,我做了以下几点的改动:一、缩短了warm-up的时间;二、尽量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进行生生之间的交流;(但正式上课时,这点似乎没有达成)三、对单词卡进行四线格的书写,并用记号笔加粗线条;四、设计评价方式。五、板书的改进;六、运用课件代替了板书chant.(相对粉笔的板书,课件能够展示更多的内容。)
但在上课的时候,由于个人基本功不够扎实,心情又很紧张,课堂的环节进行得有点乱。在big 、small的单词教学后,本来想让学生进行操练句型:My … is big/ small.但学生似乎不能跟上我的想法。 后来刘老师说这个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在导入单词big/ small的时候,词意上存在误导和教师示范得不到位,所以学生的反应会出乎我的意料。在单词的纠音上,我觉得设计得过于单一,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加以改进。最后的板书也有点乱,首先是前两节课都没有运用多媒体课件,这节课出现后就占据了黑板的一大半;我的简笔画画得太大,占了板书中原本该空白的地方。第三,评价还是没有落实到实处。我原先的设想是借助去动物园这一主题,将课堂的内容进行串联,给学生评价的同时,慢慢到达动物园。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使得这一设计形同虚设。
虽然最后的正式上课和我的设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比前两堂的试教课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我的课堂存在的诸多问题。这就是我在磨课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玉不琢,不成器。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需要老师的精心雕琢,教师对自己素质的培养也是雕琢的过程。总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如果每堂课教师都能投入十二分的力气,相信我们的课堂会少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