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的变迁

(2011-09-03 10:31:18)
标签:

散文

山路废弃

分类: 散文

路的变迁

那里曾经是路。曾经是半夜也有人行的路。虽说老虎也走这条路,麂子也走过这条路,可是各走各的,互不相犯。

但这决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崎岖,是它的第一特征。它没有几个地方是平坦的,即使看起来平坦,可也有大大小小的石头铺在路上。你想把这条路修一修,想把这些让你的鞋子容易磨破的让你的脚板疼痛的石子除去,也不行,因不除掉了这个下面还有无穷无尽的石头在,你是除不尽它们的。所以这条路就以它的最原始的状态存在着,我们也不知它存在了多少年。我们只能想象,只要有了人,也就有了这样的路,也就有走着这样的路为了生存,这种路虽说极不好走,可是也不得不走。走这样的路虽说有的时候可能与老虎对面相逢,可是你也不不得不走。终究是老虎怕人主动避开的时候多,老虎除非是觉得人可能让它过不下去才会主动出击的。只要它认为没有危险它还是会主动让开路来让人先走。

这种路旁当然没有什么奇异的景色。可是平常的景色实际上也很奇异。景色四时不同。到了春天,它是如此的鲜嫩,满山的枝叶发出新芽来,满山都是活跃的生命在迸发在竞赛在炫耀。虽说你也许没有时间去注意这些,你得忙着赶路,你得防着脚那些尖锐的石子,也许会有一只山鸡突然从你眼前飞过,你急忙把头侧向一边,可是这只山鸡早已飞向远处。你哪有时间去注意这些才发出来的嫩芽呀。可是当你立定了观察它们的时候,你一定会惊叹于生命力的旺盛。到了夏天,满是如此地绿,绿得滴出汕来。这绿的浓,这绿的重,让你觉得树林也难以承担,可是这绿却一天一天地加重它的分量,绿到阴暗,绿到似乎就要生锈的程度。可是,绿还是绿。到了秋天,景色又有了变化。这儿一大片叶子全是黄的,不同层次的黄,不同大小的黄,却一体的生动。而那儿呢?却是出奇地红。红得那么耀眼,让你看着真想去摘上一把。可是你还要赶路,根本就去采摘,而且,下面是高耸的蚁巢,荆棘丛中也许还有马蜂窝,那正飞来飞去的黄蜂也让你不敢去那树前。于是那红叶也就能保持它的原生态而不会受到人的侵犯。冬天到了,松杉歪理那么惊人地绿着,好像四时变换对它来说毫无意义。可当你走到它们的树干下的时候,这才发现新的同代了。满地的松针铺得厚厚的,踩上去软软的,铺满意地面的杉针却不那么好看,那集团的面目让你想起一个人离世时的哀伤和痛苦。

可没人去注意这些,因为这崎岖的路实在不好走,你得步步小心。你已经走到岭上,纵目极,无限风光,可是你也没时间去欣赏,你看脚下的路,什么地方沁出的水让路变得溜滑,你不能为了欣赏美丽风光而忘了脚下,你歪理得小心地赶路。诗人墨客是不会走到这种路上来的。君子是不会走到这种路上来的。这是小人的路,是贱人的路,是凡俗的路。

可是,我得告诉你,这样的路可能已经不再存在了。尽管它存在了好几千年,可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它却不能随之进步而是消失。路也许还要,可是荆棘封路,你再也不能丛荆棘中托到它了。你也不能排开荆棘在这种路上行走了。草长得那么高,即使是蛇忍也觉得这种路不好走了。那种人走的路也不再存在了,过去麂子同犯人划时代樵夫走的是同一条路,可是猎人夫已经不再存在。老年人走不动了,青年人到南方打工去了,谁还会提着一杆猎枪在这种崎岖的路上行走呀。现在人们烧着藉煤,甚至早就改烧液化气了,谁还会到这来砍柴呀。这山已经恢复到它的原始状态了。除非是偷树的人还会到这山中来,除非是买山的人还会组织一帮人进山来。可是,想进山也得重新开路了。买山人领着人把树砍掉了,于是这种路几年之后又消失在草丛中荆棘中。

人们不再步行,到别处去,着摩托,一会儿就到了。谁还会翻山越岭呀。人们追求的是速度是快捷,谁还会在这古老的山中消磨时光呀。也许还有几个人想到山中打猎,可是食肉动物已经不再存在。小小的几只兔子也卖不了几个钱。也许有几个年纪大的人还会到这山中打上几只兔子,可是想打几只麂子的人有少了,即使还有一个,也还是想重温往日的梦。

年轻人是不知道有过这种路的。他们看到的只是平坦的公路,看到的是水泥路面,他们以为从远古到现在都是这种路。那种原始风味的路对他们来说是极陌生的。如果有谁听了长辈的传说,想去走一走这种路,那就可能是一种冒险。因为那种路已经消失在深箐密林中。(11/9/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囚鹅记25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