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2011-04-18 20:33:15)
标签:

课堂教学

不确定性

启发性

教育

分类: 杂谈

教育论谈二集卷一

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有些学校把上课时的教学形式加以规范,限定必须是几个环节,只搞一种模式,不能搞其他的模式。这种想把教学抓好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这样的做法却有点问题。

我想,教学只要抓住了几个基本原则就行了,至于具体的环节则正如打仗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那些通行的所谓示范课公开课,就我看来全是不成功的课,是不足效法的课,全是形式主义的课,全是不能加以提倡推广的课。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种课在上课之先就规定了学生必须想些什么,回答些什么,不能走出这个范围。这是一种束缚思维的课,绝对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怎么能说是好课呢。花好多天的时间准备一堂课,为这堂课老师和学生都搞得疲累不堪,能每天都这样上课吗?

一堂课必须限定的是教学原则。就我的经验来说,两点是最重要的。一是启发性,二是灵活性。我上课最讲究启发性,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是由学生自己作出来的,如果他们还想不出正确的答案,就要慢慢启发让他们能想出答案来。我最反对的是老师把一切答案交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虽说结果在很多时候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用启发式教学,对训练学生的思维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的教学目的并非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必要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思维训练,养成一些思维模式。这才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利。而教给学生的死的知识通常是日后很难用到的,甚至绝大部分是一辈子也用不上的。可教给了学生一些思维方式,却能让学生日后能在实践中求得真知。人们总说实践出真知,可是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也就很难在实践中产生出真知来。有的人不断地碰钉子,同样的苦头一再碰到,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虽说他天天在实践,可他总是出不了真知。所以让学生形成日后合用的思维方式,这才是教学的最主要的任务,而那些很难用到的知识却是次要的,有时甚至可说是无关紧要的。所以我讲究让学生作出一切结论来。可现在的很多公开课示范课,能有几人运用这种启发式教学呢?

如果你重视启发式教学,那么你就知道每节课都有其不确定性。你必须备课,可是你不知道你的学生会怎么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你设想了学生十种回答的可能,可是结果学生回答的是第十一种第十二种,甚至是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答案。这就叫上课的不确定性。有人说这种过程叫刺激-反应。可给予了刺激会产生什么反应却是难以预计的。在这种不确定性的课堂教学中,你把所有的答案全都设计好了,做在你的课件上,写在幻灯片上,行吗?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你能完全按照你写好的教案上课吗?也许你在公开课中已经教好学生应当如何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可这样的教学有什么意义?你所能确定的是你的教学目标,可你决不能确定你的整个教学过程。你不知道上课时会发生些什么。

由于教学过程的不确实性,所以上课必须有高度的灵活性。你上的是数学课,你在几十年间一直以为此题只有这么一种解法,可是也许有一天你会碰到你难以想象的事,你的学生会用一种你完全不能事先设想的思路和步骤解出了这道题。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讲的一道几何题,第二天拿来作了考试题,这道题书上用的是五步求证,我却只用了四步就解出了这道题。第二天老师满眼红丝地走进了教室,他说晚上不到九点就改完了卷子,可是却一直到天亮想证明王海云的解法不成立,也没得到成功,只能判我满分。这就叫教学的不确定性。有一次我听一个年轻老师的课。发现他在启发学生时皱了一下眉头。课后我问他,是不是因为那个学生的思路是你事先没有想到的,他回答说是。他说,当时很惊讶,但马上想到这可能有点道理,于是就顺着学生的思引导下去,结果用完全不同于教案和书本的解法解出了那道题。我当时肯定了他的这种思路,说他的教学效果一定很好。事实也正好如此。这也叫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决定了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如果只规定某一种教学方式,不这样就不行,就要批评老师,我想这种指导方式是错误的,只能把教学改革引入歧途.

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每堂课的基本目的,其手段就是让学生根据你所教给的事实作出每个结论来。由此而产生了每堂课的不确定性。你只能大致地知道学生可能会作出何等反应,但你不能知道所有一切的反应。由于每堂课都有不确定性,所以每堂的教学都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教学原则。

(1104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孤坟记20
后一篇:孤坟决21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