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一则——短与长
(2010-05-06 11:59:06)
标签:
希腊与秦始皇去劣仿优弃短取长杂谈 |
分类: 散文 |
5月6日
短与长
昨天傍晚才下了一阵雨,地皮湿了又干了。可到半晚,雷电交加,今晨起来,田野一片汪洋。横过田垅的公路几乎全被淹了。桥也只剩一点儿露出水面。女儿去上课,在上坡的路上,也积水数寸,裤脚湿了半截。入教室,人不多,问其因,言衣服尽湿。
昨天提到人在毁坏中生存。文中谈到希腊和秦始皇。我想,希腊传统和秦始皇传统各有其长,也各有其短。但希腊文明也有很多我们之所不能及者。两千多年前的戏剧发展到那样的高度,比元曲有过之而无不及。亚里士多德的科学,也前无古人。在中国是找不到这样的人的。可小国有小国的特点,航海经济也有其独特之处,这上异于中国的。在中国,是大陆国家,是农业经济,需要的是强大的中央政权,没有这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就不能调控水利。秦始皇之生于中国,也是势之所然。可上以秦始皇来否定希腊,那就未免有失偏颇了。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评论常失公允,原因在于不了解中国。可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而且,人们常用自己的视角来看对方。板凳就是板凳,怎么能叫条凳呢。所以阿Q之以为是者,城里人正以为非。
民粹主义精神现在正当时。什么都是中国的好,制度当然也是中国的好。不信,看看那金融怒涛席卷各国,中国独能如礁石般岿然不动。因何?制度好之故也。于是民粹主义精神更张。可是不看自身的据点,我想也非优点。只有去劣仿优,弃短取长,才是正途。以为孔子可以战胜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恐怕也是一厢情愿。
书要读,但死守着书也不行。只看中国的线装书,以帝王之术来驾御下属,经济学全不读,此种为政之术固不可效法。但全以西方为是,以中国为非,当然也不对。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只讲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尊重客观规律,也不对。可惜世上真能弃短取长者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