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人口与生活水平
(2010-01-31 17:41:39)
标签:
资源人口生活水平小面精巧杂谈 |
分类: 杂谈 |
资源、人口与生活水平
这是一个大题目,只写千字文是不够的。可是我也不是理论家,只能这么写。
有人说,中国人要赶上美国人的生活永远是不可能的。因为美国资源丰富,所以他们能享用的也就比我们多。他们国土面积同我们差不多,可他们三分之二是平原和低矮丘陵风们则不到三分之一。他们才三亿人,这么说来,如果同等土地有同等资源,他们人均也是我们的九倍。可见中国人要赶上美国队的生活水平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我有另外的想法。先不说美国生活方式是否最好的生活方式,只说资源、人口与生活水平的关系。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几十年前,一亩水田可产五百斤稻谷,现在一般亩产一千五百斤。这么说来,原来只能养一个人的水田现在可养三个人。如果种双季稻,那就可养四到五个人。如果种超级稻,可养六个人甚至更多。土地资源并没有增长,可土地的供养能力却增长了好几倍。可见资源供养人口的能力并非一个常数,这变数的大小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我们能在科学技术上赶上并超过美国,我们也就能比美国人生活得更好。
当然,美国人可以住三十亩地的别墅,中国做不到,因为地少。可是,我们可以过着小巧的生活。什么叫小巧?虽说占地不多,可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精巧。中国有住居要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不能向往那种美国式的小别墅。现在有了钱的就可以占用很多的土地建豪华别墅,这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在中国是搞不得的。我们的马路那么宽,拆起房子来就像拔笋一样随意。其实在中国只能小气,不能大气。人多了,每个人就只能自我收缩,我们只能把住房搞得精巧一些。只要里面的科技水平提高一点儿,我们也就可以过得让美国人也艳羡不已。我也不是说要搞时下所搞的那种吊顶什么的豪华型装修,那种方式恰好我不喜欢。我说的是科技水平要高些。能不能搞出高高空绿化来?有了高空绿化又何必去羡慕屋前屋后的花园。我们要有极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有了这个,我们也就不必去羡慕美国人浓烟滚滚的汽车流。精巧自然经济省钱。我们可以在用钱少的情况下过着比美国人还规矩的生活。
美国生活方式并非世界上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当创造出中国生活方式出来。我们应当研究并倡导中国生活方式。精打细算是中国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我们有几亿万群众挤入城市谋生,如果放宽入户限制,将会有几亿人住进小鸽笼。也许会有人叹息,这些人会失去同大自然的联系,会失去自然赋予我们的绿色。这样的生活不是理想的生活。可是,如果我们能提高科技水平,让这些小鸽笼变得非常的精巧,一样地住得舒适宜人,一样地空气清新,一样地不会造成出行的障碍。这样的中国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好?同美国生活方式相比有什么落后之处?
我们要探索出人口极多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的理论与应用技术。在保证低碳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生活得非常的好。我们不能同美国人去比住房规模的大,去比能源消耗的多。我们讲究的是在极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最合理的利用资源。而且要知道所谓合理利用是包括反复利用在内的。对热的利用,对水的利用,都要做到一点遗漏也没有。我们不是天天说要建设一个节能型社会吗?在中国,节能比美国更紧迫更急需。但节能也不能烧钱,不能拆了建再建了拆。已有资源也要充分利用,不能因长官一念就拆之毁之弃之。什么事都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必须时刻记住精打细算这一原则。在生活空间的设计上,贪大求洋是不行的。以小为宜,以我为主,这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原则。
一句话:资源和人口对生活水平并无大多的制约,科技发展水平才是对生活水平的最大制约。
靠科技发展来提高生活水平吧!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