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15-11-02 21:29:23)
标签:
365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活动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活动目标:
1、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活动准备:
师:电子称、16开纸100张、一袋25千克大米。
生:计算器、表格两份、大米100粒。
活动过程:
一、
师:课前老师在网上搜集了几条信息,请看屏幕。(逐字显示)
1、2004年我国总人口约13亿。
2、2007年全国在校小学生约2亿。
3、据统计社会各界向四川灾区捐资达553亿。
4、一年全国可回收废纸约一亿吨。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师:生活中有许多以“亿”为单位的数,那么一亿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去具体感受“一亿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相关有趣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很多以“亿”为单位的数,同时渗透节约资源和献爱心思想教育。)
二、
(一)
1、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吗?我们这里没有一亿张纸,想什么办法能知道呢?(小组讨论,汇报。)
师:大家已经想到了先测量一小叠纸的厚度,再推算一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今天老师正好带来了100张纸,谁来量一量它厚度?其他同学准备记录。(请两名学生量一量)
2、
师: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表格,照样子填上:
|
张 |
100 |
1000 |
10000 |
100000 |
1000000 |
1000000 |
10000000 |
|
厚度(CM) |
|
|
|
|
|
|
|
师:100张纸摞起来厚度是1厘米,1000张纸有多厚呢?10000张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填表,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汇报)
师:一亿张纸摞起来有1000000厘米,这么高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你想用什么长度单位呢?(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怎样改成以“米”作单位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听。
师:一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一万米高。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一亿张纸摞起来真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设计意图:通过量一量、列表推算、说说对计算结果的感受等活动,使学生从纸摞起来的高度上,获得一亿有多大的真切体验,以此发展数感。)
(二)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量一量,从纸摞起来的高度感受到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方式,再来感受以下一亿大小呢?(出示电子称)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电子称做什么?(学生对电子称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到“称”),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称一称
师:这里有一袋大米,重25千克。有一亿粒吗?(不知道)能不能在很短时间里数清是多少?(不能)怎样知道一亿粒大米重量呢?(小组讨论汇报)
师:你们想到量纸的办法,先数出一定数量的米粒称一称,再推算一亿粒米的重量。现在请你们将自己准备的米先拿一粒米掂一掂,感觉如何?(没有重量感觉)再掂一掂100粒大米,又有什么感觉?(有一点重量感觉)
师:现在我们把这100粒大米称一称,请同学们读出电子称上表示的重量。(2•5克)
(2)列表推算出一亿粒大米有多重
让学生拿出第二张表格
|
数量粒 |
100 |
1000 |
10000 |
100000 |
1000000 |
10000000 |
100000000 |
|
重量克 |
|
|
|
|
|
|
|
师:100粒大米重2﹒5克,1000粒是多少克呢?10000粒呢?你能照这样用表推算1亿粒大米的克数吗?
师:通过推算你知道了什么?(一亿粒大米约重2500000克)
2500000克改写成千克是多少?(2500000克=2500千克)
师:2500千克究竟有多重呢?老师这里有一袋米重25千克,(请两名学生抬一下,让他们说说感觉如何。)2500千克可以装这样多少袋?
(3)再次感受
师:如果把这100袋大米运到贫困地区,送给一个孤寡老人,能吃多长时间呢?
(每组选一名对本组进行现场调查平均每人一天吃大米大约多少克)
师:平均每人每天吃大米大约400克,一亿粒大米可供这位老人吃多少天?大约多少年?(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板书:2500000÷400=6250(天)≈17(年)
师:我国约13亿人口,如果每人节约1粒米,想一想,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数字?
师:看了这些计算结果,你又感受到什么?
(这里不仅让学生说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应该节约粮食)
小结:粮食是土地给予人类的馈赠,是很多人辛勤劳动的结果,粮食为人类生命延续提供了营养,我们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抬一抬、列表推算以及用计算器计算,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经验与认识水平,让学生对“1亿的的大小”有了更为明的感受,有效地促进学生建立数感,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积少成多,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三)
谈话:刚才通过量一量、称一称、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生活中还有许多事物能帮我们感受一亿有多大。请阅读这份文件摘要。(屏幕显示)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根据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的通知》,建议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是农村义务教育教科书免费提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
小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师:再读下面有关资料。
据统计:生产1吨纸,需要原材料0﹒875吨(砍伐17棵大树),需要煤炭0﹒5吨,需要水375吨等等。
师:这些文件和资料看起来与我们认识亿的大小无关,其实关系重大,同学们请把循环使用的四门课本的单价加起来看看是多少?(每套是23元)
师:这说明出版一套循环使用教科书需要成本23元,出版一亿套循环使用课本需要多少元呢?全国在校小学生数约2亿,累计人民币又是多少呢?
师:面对可观的金额,你想说什么?
师:我们如果多使用一学期,就为国家节省46亿元!
师:按照我国民众最低生活保障费4000元计算,如果把这节省下来的46亿元人民币捐给灾区人民,能帮多少人度过一年难关呢?(计算器计算)
师:再思考:出版2亿套教科书需要多少原材料,耗费多少能源,多少水等等。这些问题留给你们课后去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你想说什么?
三、
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