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即将上演“最后的疯狂”

标签:
财经大宗商品crb指数物价上涨通胀压力调控措施 |
分类: 财经时评 |
当前,新兴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国内通胀急剧上升的困扰,尤其国内,这种感受更是如此:什么东西都涨价(唯独股票不涨)。发改委近期声称:“(国内)通胀的调控措施已经收到成效”,但以笔者的看法,情况恐怕远非如此,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的通胀压力将会更大——泡沫的堆积要有个过程,如果这个泡沫不能得到有效和很好的控制,物价上涨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最大问题,就是国际上的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套利资金的作用下,会迅速传导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对中国这样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的国家,物价的上涨已经成为越来越难控制的“脱缰的野马”。物价上涨的压力,我们从近期的CRB指数的走势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下图为CRB指数周线图:
一是,技术上,CRB指数的新一轮上涨本周已经开始,要达到并超越08年危机前的614.64点的历史高位只是时间问题,其后,还会有个不断创出历史新高的过程。
二是,在CRB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的过程当中,所有主要国际大宗商品的走高,将会联动引起各国经历通胀全面传导,以及物价普遍上扬的压力,尤其中国这样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通胀压力将愈演愈烈,资产的“泡沫化”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三是,在美国、欧盟这些经济增长缓慢的国家经济数据不断“释放出”走好的信息的同时,他们这些国际最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复苏,将会带来新一轮物价上涨的压力。
四是,在黄金、白糖等大宗商品已经创出并不断刷新危机前的历史高点可知,资源类产品(例如,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在美国、欧盟的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将会出现不断走高的态势。而石油等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走高,将会推动整个工业产品成本的上升,进而扩散至其他的上下游关联产品的价格。
五是,伴随CRB指数即将出现的大幅度的上涨,国内的通胀压力也越来越重,进入“加息周期”已经在所难免。问题是:如何做到发改委声称的“(物价的)有效控制”,使得那些在经济中滞后反应的调控措施提前得到实施,防患于未然,预防经济过热,提前消化不断堆积过程中的“泡沫”,这才是当前国内经济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前一篇:美股周评:新的上升大浪重新开始
后一篇:国际油价:进入“暴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