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线趋势:“牛眼”看世界

标签:
财经恒指道指经济周期美股港股长线 |
分类: 财经思维 |
成熟国家的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先行指标”,总是能够大体上提前反应该国经济的总体变化的。在“景气”和“衰退”两个循环周期上,对应在股市中,就是牛和熊的交替。股市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危机末期时见底,景气末期时见顶”。这在全球最重要的指数——道指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的GDP增速,从04年的高峰3.4%逐年下滑至08年的1.1%(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经济衰退明显,而09年则大幅下滑至-2.5%,(按季度计算,则分别为:-6.4%,-0.6%,2.2%,5.6%),对应在道指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指对美国经济此轮危机的反映:09年一季度的峰值-6.4%,对应了道指的最低点区间。
下图为道指月k线图(叠加香港恒生月指数):
(从叠加的香港恒生指数走势,我们可以得知:此轮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的股市都同样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且港股与美股的关联程度日益增高,近期已基本趋同。)
从09年的GDP一季度低谷峰值-6.4%,到其后三个季度的恢复增长,-0.6%,2.2%,5.6%,对应在道指(包括恒指)上出现了“牛市第一期”,而今年前两个季度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3.2%,2.4%——出现了环比下降,因此,市场上“经济二次探底”论,包括“全球经济复苏堪忧”、“股市的二次探底”论相继出台,与此几乎同时,道指四月份开始进入“整理”时期(调整浪)。但是,很快地,随着三季度的“出乎意料达到3.5%”,道指便结束了“调整”,再次进入了上升阶段,近日还创出四个月来的新高,离前期今年四月的历史高点距离仅有3.5%的距离。
从经济周期理论我们得知:危机——复苏——高涨——萧条这四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无疑,危机已经过去,而复苏已经来临,各主要国家的GDP按季增长都说明:所谓的“二次探底”论可以休矣。基本面的分析,可以告知我们,复苏已经确立,高涨阶段即将来临。那么,对应在股市上(或者叫做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的走势上),则是我们广大投资者所期盼的“牛市第二期”。
全球一体化造成了主要股市的“趋同性”增强,在上图的道指与恒指的叠加上,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总体走势上呈现重叠的叠加现象——危机时的股灾幅度几近相同,牛市第一期高度也几近相同,整理区间都在(危机)跌幅的一半附近。稍微不同的是,港股的恒指则比道指提前五个月探明底部和顶部(去年恒指11月见顶,而道指今年四月见顶)。十分有意思的是,道指和恒指的今年整理区间,恰好就是以跌幅的50%为“中轴”进行的,整理的区间恰好也正在61.8%——38.2%这两个重要的“黄金分割点”区间。(参阅上图)
从上述的经济周期分析,可以知道,我们现在只是在复苏阶段(“半山腰”),而离高涨阶段(高涨阶段的后期才为“山顶”)还有很远的距离。这样一个基本面,就决定了现在的道指(包括恒指),都还在“半山腰子”上(整理区间),而离未来的高点(“山顶”)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牛市第二期”按经济周期估算,最短也不会少于三五年。
从附图的技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道指(恒指)只是从超买区域回升到了0线附近(都在0线以下),尚未进入强势区域,因此,我们的“牛市第二期”的道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和更高的高点都等待后市的“攻克”——道指四月的高点(恒指去年11月的高点)都是“牛市第一期”的终点,也是本轮“牛市第二期”中的近期后市即将“攻克”的第一目标,而07年危机前的历史高点,则构成本轮“牛市第二期”的第二"战略"目标。附图二还告诉我们:现在道指和恒指都在“多头市场”这个大级别的趋势当中。
“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及景气周期循环的角度,从长线眼光(周线或月线)来看待股市未来的走向,我们才能更加深刻领会胡立阳先生“最好的买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危机严重时,第二个是复苏确立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同样,只有了解市场大级别的趋势方向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对中短线市场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