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大板块的“沉沦”,看后市的投资机会

标签:
证券财经中小盘蓝筹股 |
分类: 财经思维 |
本周,以“两桶油”为主的权重股,再次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周四“两桶油”出现少有的大幅上涨行情,带领沪指大盘一直冲上2701点的高位,但周五,“两桶油”未能再接再厉,反而大幅回落,冲乱了其他权重股的“阵脚”,最终酿成周五的大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最近,报载,有近四成的股票已经到达前期高点3478时的价位,而其中,有一成,达到了07年的6124点历史高位的价位。与其“飞天”的走势相比,权重股,主要是五大板块的权重股的表现就差了很多:除了领涨的板块股票之外,绝大多数的权重股的价位几乎很少有脱离底部整理区域的,大盘蓝筹股,成了行情“垫底”的代名词。难道,大盘蓝筹股,真的就没有机会了吗?
从去年八月3478点以来,权重股的匪夷所思的暴跌,使得市场得出了:“涨,无缘:跌,有份”的印象,逐渐形成了“权重股=不安全”,以及笼统得出:“大盘股搭台,小盘股唱戏”的肤浅认识。
其实,这个观点是极其错误的。五大板块中不乏“大盘蓝筹股”,在当前,中小盘与大盘蓝筹上演的“冰火两重天”的截然不同的走势表现,其实,只要是长期追踪研究股市的老股民一定心里是心里有数的:股票,不论盘子大小,在趋势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历史,也一再证明这一点。
在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包括在反弹或调整的过程中,超跌的优质中小盘股票最受市场追捧和欢迎,从1664到本轮2319点的上涨初期,他们都是最先“蹦起来”,并领跑大市。这种情形,在第一波上涨过程中,表现地淋漓尽致。
与其相反,大盘蓝筹股在趋势发展的各个阶段,表现也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熊市其间跌得最猛(很多被误杀),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在中小盘绩优股已经纷纷有了较好表现时,却是反复“筑底”,稍微一涨,便会引来无数抛盘(获利盘和解套盘)。比如,现在,在牛市初期阶段,起跑在速度和幅度上都要远远逊于中小盘股,甚至还落后于大盘走势。
第一轮上涨,已经结束,几乎没有权重股的份,五大板块整体跑输大盘,除了万科、神华这样的领跑者外,其他大盘蓝筹股基本上,“集体失语”,市场表现远远落后于大盘,造成五大板块的集体“沉沦”。
但,这只是暂时的,大盘蓝筹股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启动慢,但如果一旦行情确认,抛盘减轻,大盘绩优的优势便发挥得“无与伦比”——在主升阶段,跑起来特别“轻盈、有力”,这一阶段,其走势表现要远远好于中小盘股。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在大盘集体上冲的过程中,前期跑得快的中小盘股纷纷陷入“回调门”,市场表现就会远远逊于大盘蓝筹股。也正是,股票各自特点的不同,才造成他们在市场趋势发展的各个阶段,总体表现才会不尽相同。
当前,正是到了大盘蓝筹股开始“发威”、启动的季节:如果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一主升浪阶段,大盘蓝筹以及低价中盘绩优股才会有最优的市场表现。市场上的“冰火两重天”不久就可能出现:完全倒了个了个!——前期(第一浪)上涨过快、过高的中小盘股进入调整,而前期“集体失语”的大盘蓝筹股则成了市场上涨的主要推手——在主升浪阶段,一句话,是大盘蓝筹股的“天下”!权重股的版块轮动现象,是主升浪阶段的“主基调”。
在五大板块中,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通常,都是地产、煤炭(含资源)、有色(含钢铁)率先启动,而且市场表现相对好一些,俺将其归于“第二梯队”(市场表现的“第一梯队”——中小盘绩优股),包括误杀过头的券商和保险;而石油、银行(不含券商、保险)要相对差一些,他们属于“第三梯队”(对于这一“梯队”市场表现要非常警惕——一旦他们集体发生“异动”或者一路高歌猛进,往往行情就走到了尽头)。
如果笼统划分一下,我们将牛市分为三场(上涨三浪),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会知道:第一浪是“第一梯队——中小盘绩优股(含概念股)的“天下”;第三浪(主升浪)是“第二梯队——大盘蓝筹股”的天下;最后一浪(第五浪)则会是“第三梯队”——石油、金融股以及绩差股的天下。
地产、有色、煤炭,不仅是“昔日牛市的明星板块”,同时,也是每次大牛确认后,历史上多次市场整体表现最好的三大板块。当然,还有五大板块之外的汽车、化工,以及错杀过度的券商、保险。
除了打短线之外,俺目前的中长线配置:地产(金地集团。理由:万科、招商已经发动两轮上涨行情,体力透支严重,需要新的“地产领头羊”,金地尚在筑底,能否“接过这个领涨的大旗”?)、煤炭(中煤能源。理由:底部构造)、有色(南山铝业。理由:老牌绩优股,底部构造)、化工(四川美丰。理由:化工及农药化肥类低估第二名)、汽车(金马股份。理由:汽配行业低估第二名)、券商(海通证券。理由:上档无套牢筹码,均被一季度业绩“吓破了胆子”而“割腕断臂”出局,老牌绩优券商股)、钢铁(这一类比较多:本钢、杭钢、太钢不锈、武钢……一大批,都不错)
牢记一条:当市场某只股票人人都认为是“好股、牛股”的“金子”时,其股价已经“透支过度”,题材也“发掘殆尽”;而市场上真正的“金子”,永远是,而且只能是,尚且埋在“沙子”中,不被人们发掘出来和认同的;等待我们“发掘”的,以及即便捡到也会随手丢弃的“毫不起眼”的东东……
这个市场,投机盛行,之所以会出现“十人,七赔、二平、一挣”的现象,道理非常简单:在习惯于追涨杀跌的过程中,世人往往忘记了最简单的一句至理名言:“这世上,既没有不涨的股票,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
金子,总是会被市场上“先知先觉”的人发掘出来,价码在市场上越炒越高。而当世人人人都认为它是“金子”时,其实,它已经成了后市“烫手的山芋”!
大盘蓝筹股能否接过后市“领涨的大旗”?——让我们拭目以待!
前一篇:美元趋势:整理尚未结束,趋势向上
后一篇:转载:中投三年吃三大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