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博感言(续二)

(2010-08-14 18:49:10)
标签:

证券

开博感言

财经

分类: 闲聊杂谈
今天,是笔者开博满八个月的日子,对俺来说,也是值得自己反思的日子。
开博之初,笔者就说“这块自留地,只是自己闲暇时,种种花,养养草,无聊时上传个美女来‘养养眼’的地方”,直到现在,笔者一直忠实地记录了自己对市场的研判,以及对各种笔者感兴趣产品走势的想法与判断,并未顾及他人的感受与想法,也从没想过与任何市场上评论家的意见保持一致。
开博感言(续二)
    客观地说,笔者有成功,但也有不少研判失误的时候。这正是笔者孜孜追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地方——不求完美,但求无过。(这个“无过”,就是指:在大势研判上尽量不发生错误,或者在错误之初就尽快纠偏。也就是说,总体上,与大市保持一致,也就可以了)。毕竟我们都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自嘲?呵呵)。
换一个角度来说,笔者从开博到现在,丝毫没有追求点击率、或当什么预言家、股评家的任何意思。要知道,在西方,与国内股评专家受到追捧不同,股评家的的“社会地位”,基本上与“街头算卦先生”相同。俺的博客,严格来说,只是个人的财经思维的客观反映,属于“自娱自乐”性质的封闭式个人观点的交集。
笔者曾做过外汇专职交易员,属于正宗的“国家队(正规军)”,十几年前曾带领一班子交易员小弟妹,专门在外汇市场上进行24小时不间断、也不分昼夜的“厮杀和拼搏”。后来,又专职做过外汇市场的研究。“汇率并轨”后,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其实是“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汇率研究失去了意义,研究课题被取消,笔者又转做了其他工作。
往事,真是不堪回首——无穷无尽的例会和市场分析……不断滚动播出的路透社新闻终端,绘满各种交易曲线走势的交易机,两眼来回看,时常为几个、几十个点子的汇差波动,而熬得两眼布满血丝,目光呆滞,大脑反应迟钝……
在市场(外汇和股票)两个市场“浸淫”了十多年后,笔者发现了一个看似普通的道理:这个市场假象太多,而且市场往往会被虚假的走势或表象所迷惑。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就连同样的一张走势图,各种专家解读起来,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或者不同的看法。同样的技术图表,同样的技术指标,在不同的眼里,反映的总会是不同的观点。市场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市场往往摈弃多数人的主流意见,而去迎合少数人的观点——而当市场意见最终达成一致时,往往都是市场见底(或见顶)这种与市场一致方向相反趋势的转势信号!这,是否正恰恰印证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句话?俺不得而知。
当今世界,五花八门,什么虚假信息都有,今天恰好有一篇标题《全球经济堪忧美元汇率急速上扬(中财网),美元与全球经济负相关、正相关,还是无关?其关联度如何?从什么时候起,美元又成了文中所说的“避险工具”?这些,文中都没有交待。……现在,这样的文章太多,多如牛毛:几组数据+市场人士观点+自己的不置可否的说法==一篇在报上在显著位置的文章(可别小看:这很可能是一篇“大拿级别”(大人物)的文章呦,这个文章的“公式”,在当前报刊文章中,被很多“大拿级”人物采用、复制)。
笔者已经养成了多年不细看财经评论的习惯,虽然每天都大量浏览,但往往只是:看看标题,看看数据。对有兴趣的标题,再看看作者的个人的观点和论据,基本上都是“浅尝则止”。但有几个人的文章,俺是每个字都要读,每个字都要在心里体会的:
与诸多评论家、股评家、财经专家等等诸多专家不同的,有三个实战派高手,是最值得俺敬重和钦佩的:胡立阳、赵丹阳、曹仁超,他们都是实战出身的评论家,有自己独到的操盘“秘籍”,实战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具有独立于市场主流意见之外的“独到见解”——这种“独具慧眼”的“天赐慧根”,再加上,敢于发表与市场主流意见往往相左的“直言”——在俺看来,他们,才是实实在在、有“真知灼见”的高手。
再有一个,是财经评论家叶檀女士:该女才思敏捷,功底非常深厚,文章来得极快,且能口无遮拦,针砭时弊。信手拈来一物(题),便成一篇自然的好文章。在俺看来,不论其每篇文章的观点如何,她都是国内敢于直言的,难得的“才女”。
除了“养养花、种种草”之外,本博开博的目的,开明宗义,说得清楚、明白:“忠实地记录自己的想法、观点和学习心得”。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反过来,又用实践来丰富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虽无大的建树,但也小有收获:去年,美股、港股、A股市值都翻了一番多。今年,美股市值略有下降(养个留学生的儿子,可是要“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的”呦!呵呵,俺在说笑了,别当真);A股,现在2600点的市值已经突破俺在前期高点3478点的市值(对俺来说,市值又“创了新高”,应该是远远跑赢大市了吧?);港股,真是好运当头——盘整市道,居然市值今年又翻了一番。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经验,或者叫做“教训”,俺体会:就是,尽量保持与市场一致,如果发生偏差,立即纠偏。
说到这里,笔者补充一句:丝毫没有想炫耀自己的意思,而是想要说明一句老话:这个市场,技术不是万能的。但离开了技术分析,则是,万万不能的!
市场上的任何变化(包括基本面、政策面、公司经营状况等等),都会在走势上“留下痕迹”:技术走势,其实,就是市场上各种对股价(汇价)影响因素的合集(包括交集),它的走势是市场上一切影响价格因素的综合反映,当中,也包括了价格未来的短期和中长期趋势的预期因素。
眼前,三伏将尽,“秋老虎”名不虚传,暑气太重……前两天新浪网头版刊登:本地地面温度居然“高达50度”、“省内中暑热死了八个人”,真是不得了,也了不得——夏日炎炎似火烧,不知啥时俺们的内地,也“变”成了黑非洲似地“酷暑难耐”?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通,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重点,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今后,俺仍将奉行“忠实地记录笔者的想法、观点和学习心得”,尽量将自己真实想法、观点在各市场的周评中反映出来。
 
谨以此文,来纪念俺博客“八个月的诞辰”。
 
 
补正:
一、自己很少细看财经文章,其原因并非笔者“眼光清高”,而是:一、当前“假大空”和“拼凑”的文章太多,有价值信息的不多;二是,为了避免被市场左右,自己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远离评论家大概是较好的选项。
典型的案例:去年十月爆发的吸引社会公众“眼球”的“多空世纪对赌”——对决的双方都是“重量级”的专家,一方在自己博客中标明是“中国最有远见的财经评论家、股评家”的“空军司令”,对手则是以“疯狗”自称的多方“司令”,在大盘还在三千点左右整理时,爆发了这场罕见的“口水大战”:只要大盘一涨,“疯狗”便手往天上一指——大盘将暴涨一千点!而反之,大盘只要一跌,“空军司令”就跳了出来,手往地狱一指——大盘将暴跌一千点! (参阅当时的中财网报道,以及俺的《且看两神棍“对掐”》系列)结果,大盘年底却是:既没有达到“不到四千点就跳楼”的高度,也没有跌倒“中国最有远见的财经评论家、股评家”所指的2000以下去,而是稳稳地收在了三千多点的位置上。
还有“专家荐股”,有几个不是价位炒高以后等着散户来“抬轿子”,或者“接最后一棒”的?如果你看看没有几个专家会在个股股价处于最低点,或者低位盘整时荐股,你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二、中国股市藏龙卧虎,高手极多,除了上述几位大师外,还有“股市风云”、“赢在龙头”里的几位老师、“我的股票我做主”里的老师,以及一大批“不显山、不漏水”的高手,依俺愚见:这些都是高手中的强者,如果这些高手都是实盘操作的话,其财富的的增长速度,都要远远高于巴菲特的年均16%的水平。
三、笔者有幸,也曾受邀参加几个私募“高级群”,观察过一段时间,的确让人十分钦佩:操盘风格泼辣、经验老道,黑马一抓一个准。用“稳准狠”三个字来形容,的确不为过。但,验证之后,笔者就一直保持“绝缘”状态,从不再多看一眼。原因很简单:只有自己不断探索、追寻,才能更加体会市场的“脉搏”。也就是说,只有依靠自己,才能找到和体验市场真正的感觉,心里才觉得更加踏实、实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