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影童年】红色经典:《冀中的地道战》
(2020-12-10 20:06:36)
标签:
“十三五”规划课题 |
分类: 2020.5“十三五”规划课题 |
《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内容:
《冀中的地道战》是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创造出“地道战”这种特殊的战斗模式,赞美了冀中
人民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目标:
1.通过电影,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
2.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准备:电影、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课文《冀中的地道战》,了解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今天我们欣赏影片《地道战》。板书:冀中的地道战。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结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
3.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
(1)介绍地道结构时,重点介绍了哪几个部分?每部分有何特点?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地道奇在哪里?
(2)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对付敌人的破坏从哪两方面讲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结:为了打击敌人,老百姓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此时你们最想说什么?
4.过渡语: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影片,进一步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二、赏析作品
1.《地道战》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
2.那个时候敌人有机关枪、大炮,都是些高级的武器,而我们只有大刀、长矛,怎么办呢?大家想出一个妙办法:挖地道。敌人们火攻、水攻、毒气攻都不起作用啦!用火攻,洞里有挡板和备用沙土,能迅速把火关在外面;用水工有些地道口连接着枯井,农田,水就流到有用的地方去了;用毒气,有的分岔口有挡板,能把毒气挡住。敌人们好不容易挖到一个洞口,却怎么也不敢往进跳,因为洞里设有重重机关,稍不留神,就掉到有尖子的陷阱里被扎死,再往前走,从某个小洞里就会伸出长矛,一下刺进敌人的肚子。没过多久,敌人们便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再也爬不出来,很快就晕头转向,被消灭的干干净净。这就是地道战的故事,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多么伟大!
3.影片中冀中人民英勇顽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英勇奋战的精神让我联想到我自己学习与生活。我觉得我在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以英雄为榜样,胆大、勇敢、心细、自立,不依赖别人,独立思考问题,独自战胜学习的困难,永不放弃,坚持到底!我相信最终的成功一定会属于我!
小结:虽然地道战已成为历史,我们现在也基本不可能存在战争,因为人们不想打仗,我们谁不想有一个温馨的家,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而我们小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所以全世界的人民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三、情感升华
1.引导:你觉得自己的生活幸福吗?说说这幸福的生活,你们要感谢谁?
2.准备一份礼物送给自己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