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伯

(2014-04-23 10:13:48)
标签:

杂谈

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它们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调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做饼馅的麦芽糖,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马来西亚霹雳州首府)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香伯把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光了。

他姓什么,没人探问。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章地叫他“香伯”。

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迁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长大以后,婆家在怡保。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给我,说:“特地订的,那老头脾气大,一边做饼,一边骂人!”

我拿起香饼,咬了一口,那分明是记忆里熟悉的味道啊!“做饼的人可叫香伯?”对方点头,我便央她带我去看。一路上,姻亲给我讲了许多香伯的事。

香伯早已不到菜市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凡是贸然上门的,他一概不接待。他也把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当日批发的香饼必须在同一天内卖完,以确保香饼的新鲜。

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看店主有没有把饼卖完。倘若没卖完,下回去领货时,就会领教香伯那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用机器加工香饼,提高产量,他一口回绝:“机械死板,做出来的饼就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味儿!”

香伯孑然一身,邻居劝他寻个伴儿。他倒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失学少年当徒弟,三个人窝在老屋里做饼。可叹的是,在徒弟们学得了三分功夫时便翅膀硬了起来,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不过,那些识货的人,要吃饼时依然到老屋找香伯。两个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

还没有走到老屋,远远地,我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里,他的神情,是那样的专注和虔诚,好似在做一件惊世骇俗的艺术品。

夕阳通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焕发着炫人的亮光……(文/尤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