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手工》2013年11月刊——专题《山间的彝艺》
标签:
2013年11月文化中华手工彝族民间艺术 |
卷首语
真正的奢侈品
“回头看看青山,假期已经过完。秋风你先吹着,我得回城挣钱。”
长假节后第一天,看到老树用这样的文字配画。画中一片萧索秋色,唯有寂寥行者一袭白衣草帽独立山峦。
画得好,说得也好。按我的理解,就是莫负时光——该玩就玩,该干活就干活!可活要干得漂亮,非坚持一以贯之不可。
不由想到,最近黄永松老师在回答“坚持这么多年汉声,您内心支撑的力量是什么?”时说:“为了把设计做好,为了把汉声的内容设计好,为了让读者了解那些民间的手工艺艺术,43年一直没有改变。乐此不疲,把事情做出来,所有的困难变成经验,就会很开心。”
前辈之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与此同时,有中国爱马仕之称的「上下」把店开在了巴黎。这个由爱马仕与中国设计师蒋琼耳联合打造的品牌,“是完全建筑在东方美学、中国雅致生活和传统手工艺基础上的中国文化传播平台。
对此,出版人洪晃评论说,奢侈品的存在不是为了那些富得流油闲得蛋疼的消费者,而是为了手工所创造的物质文明能够被代代相传。
无论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都能从中引发一个话题:手工与奢侈品的关系是怎样的?真正的奢侈品是什么?
如果按照常规的解释,奢侈品的三个要素即为材质、做工与稀缺性。这也是奢侈品在回答其不菲价格时的普遍回答。其中,手工的因素占据了很大部分。所以,有识之士才会说,真正的奢侈品是那些倾注了时间和情感的事物。比如妈妈给宝宝手缝一件衣服,比如瑞士钟表大匠每年仅仅做的几块表,比如紫砂大师耗费几年光阴做的那把壶……
对于手工来说,时间与情感本就是非卖品。我们不能强留时间,就只能通过物质的形式留住那份美好。其实真正的奢侈品,从来都是物质背后所沉淀的文化与情感。
而复兴手工艺之路,则需要更多的黄永松与汉声,蒋琼耳与「上下」。不是么?
资讯
尚品
博览
视界
探索
听蘑菇头唱歌
人物
天马行空
品牌
千千氏:与发丝的纯美爱恋
贝斯坦:李斯特的终生伴侣
会呼吸的衣衫
环球
南瓜奇遇记
执筷品箸香
手创中国
玩皮从未如此快乐
艺趣
小心!别吹脆了我的脸
设计
跳舞的木蝴蝶
专题TOPIC——山间的彝艺
火焰一样炽烈的百褶裙,月亮一样柔美的瓦拉,苍穹一样神秘的漆器纹样……大凉山哺育了最古朴、浓郁、独特的彝族传统手工技艺。
大师MASTER
点泥成“金”
鉴赏
青花印痕
国术
广灵剪纸:从小雅到大雅
民间
御音斋里箫声美
行走
北欧,让设计成为生活
台湾窗TAIWAN
黄丽淑:游心于漆艺
美家
且放白鹿青崖间
创业
Nolrha:牦牛是珍宝
好生活LIFE
修漆让日子慢下来
搜店
雨巷寻陶
私藏
纸上听曲
玩家
藏一屋童心
工美访谈录
鼓励艺术与产业“两条腿齐步走”
观察
近处的慈善,遥远的手工
谈资
光影手艺榜
百工教室
刨花飘香堤旁树
品读
印象ESSAYS
推荐
特约发行站
展会信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