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造绝世的奢华之作

(2010-08-05 09:37:57)
标签:

天坛祈年殿

花丝镶嵌

珠宝

王树文

文化

打造绝世的奢华之作
           

王树文:打开珠宝天坛祈年殿

                                                               文/《中华手工》记者  谢晓飞

    在广州市番禹区云光首饰厂的陈列室里,一座金碧辉煌的《天坛祈年殿》光芒难掩,每天都吸引着众多客人慕名前来参观。这座金殿是珠宝商黄云光的金名片,甚至也是广州市的一张金名片。

    金碧辉煌的《天坛祈年殿》出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丝镶嵌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树文之手。一经问世,就斩获了各大博览会的金奖,王树文还因此作品被相关媒体评为了“2007年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

    2002年的一天,王树文家迎来一位不速之客,此人就是黄云光。黄云光想用自己公司的珠宝和花丝镶嵌工艺结合打造一件珠宝天坛祈年殿,请王大师主持设计并参与制作。

    王树文摇了摇头,“制作天坛祈年殿的太多了,小到如同指甲盖一样,大到比实际的祈年殿还要大,金、银、铜、铁、锡、珠宝、象牙、木的全有了。现在再做天坛祈年殿,就是用黄金、用宝石、用钻石也是一个堆出来的东西,已经很难再有新意了。”黄云光败兴而归。

    虽然拒绝了珠宝商,但王树文却不由自主开始思索如何在天坛这件作品上有所突破。在参加一次会议时,他向自己的老师杨伯达提起了这事儿。杨伯达说:“你能不能让观者走进天坛?”这话一下子为王树文的思路打开了一扇门。王树文开始思考如何让观者走进天坛,“对!把祈年殿打开,让观者看到祈年殿里面。”他豁然开朗,决定与黄云光合作。

    王树文用了1年的时间进行设计,确定了打开祈年殿的位置——用黄金切割法,将祈年殿纵向平均分成3份,将前面三分之一分成两部分,从中间打开。之后他用了4年的时间精心制作完成了这座可以让观者一览内部建筑和陈设的珠宝祈年殿。

打造绝世的奢华之作

    它以北京天坛祈年殿为创作原型,按50:1的比例微缩,以白银、宝石、玉石,辅以铂金、钻石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花丝工艺与现代首饰制作技艺完成。采用卡镶手法,将3398粒方形红宝石严丝合缝地镶嵌于柱身之上,利用现代首饰制作的微镶技术处理宝顶和一层层台阶,每一片瓦、每一扇门、每一户窗、每一根柱、每一个部件,按实际原色镶嵌各色优质宝石,艺术地、真实地再现了祈年殿的辉煌。

打造绝世的奢华之作

    其实,王树文的经典之作星罗棋布在他的艺术人生中。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的王树文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的象牙车间,师从著名牙雕艺人杨士惠、杨士忠。不久,他就开始独立创作小件牙雕作品。1973年,他的牙雕作品《成昆铁路》成为了献给联合国的国礼。这件作品共用了8根象牙,艺术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险峻山区修建一条铁路干线的伟大创举。

    《成昆铁路》在联合国大厅展出,受到了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高度赞赏。后来,这件作品与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一起,成为了联合国的永久珍藏品。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王树文开始向老艺人翟德寿、毕尚斌学习花丝镶嵌工艺,在中国遵守第七届《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协议》,决定全面禁止象牙及其象牙制品进出口贸易时,王树文已经展开了新的创作。

    1992年王树文担任北京握拉菲首饰品有限公司的总工艺师,制作了2.38米高、用去24K黄金28.8公斤的金玉结合作品——《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这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花费了王树文将近10年的时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甫评价说:“无论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佛学价值,都是难得的、可贵的、前所未有的稀世珍品。”

    2008年5月,王树文应邀承担了梵宫《华藏世界》中高达8米的主佛像与宝盖部分的设计与制作,为灵山梵宫书写了最华彩的一笔。

    无论是前期的牙雕作品还是后来的花丝镶嵌作品,都是意义非凡的传世之作。王树文说:“我希望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会有一天被拔掉上面的珠宝拿去换钱,而是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

 

大师简介:

王树文,男,1943年生于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