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木匠背后的雕刻师

(2009-05-25 14:56:14)
标签:

谭木匠

2009年6月号

大师

万州

俞达洪

杂谈

从一个农家子弟到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俞达洪身上,散发着谭木匠人共通的气质——低调、真诚、快乐,永远用作品说话。

 

                                       文/本刊记者 李科 图/彭凯

 

他是重庆历史上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也是谭木匠公司最资深的雕刻工艺师。虽然他的名字鲜为人知,可他创作的工艺雕刻木梳,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成为颇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在阳光明媚的三月,记者带着些许好奇走进了距离重庆市区3小时车程的谭木匠万州工厂,走进了俞达洪的世界。

 

最好的时光

万州,双河口。草长莺飞,绿树成荫。如果不是大门前挂的木制标牌,没人会知道这座公园就是谭木匠工厂。经过门前的石雕玄关,踏入一弯石拱桥才算正式进到厂区。此前的区域被谭木匠公司免费开放给市民休憩。拾阶而上,一泓碧水悠悠,穿过湖边水榭,矗立着几栋并排的厂房。俞达洪的工作室就在其中一栋的二楼。

早听说俞达洪年纪不大,没料到眼前的小伙子比想象中还要年轻。虽然有些感冒,但看起来仍很精神。见到记者,他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把正在雕刻的木梳和刻刀放在工作台上。“这把梳子是用黄杨木雕刻的,还是半成品。”却已是轮廓毕现,一串串葡萄枝繁叶茂,几只松鼠嬉戏其间,形态各异。不过细看,果然叶脉还没成形,松鼠也未点睛。

一旁的两个年轻工人正沿着一张数字“10”的美术图稿,细致地刻着手中造型简洁,线条流畅的桃木花瓶,俞达洪笑着说:“他俩是我的徒弟,这个花瓶是公司为奖励工作10年以上员工做的奖杯。”而俞达洪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1999年的昆明世博会,俞达洪带着两件自己很得意的木刻笔筒从家乡昭通出发,在世博会上他遇到了重庆巫溪县某木梳厂的经理,在交流中俞达洪的笔筒作品受到了经理的赏识,于是在经理的邀请下他来到了该厂。但由于厂方开出的工资待遇没有达到俞达洪的要求,他几次想要离开。正在此时,他认识了一个在谭木匠工作的朋友,在朋友的介绍下,23岁的俞达洪成为了一名谭木匠人。

从此,俞达洪在这里努力工作、潜心钻研,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在谭木匠的十年,是俞达洪最好的时光。

 

与木雕结缘

而之前的十年,是俞达洪与竹木雕刻结缘的日子。在云南昭通,俞达洪一家有8个兄弟姐妹,父母都是庄稼人。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在农闲时便会编织一些鸟笼到集市上去卖。有时甚至要忙碌到天明。看着父亲月光下的身影,俞达洪心里很难受,总想着怎样去分担家庭的重担。

有一次,父亲替一个顾客维修鸟笼。俞达洪发现鸟笼是雕刻有花纹图案的,就对父亲说:“今后咱们的鸟笼也雕刻上一些花纹,这样在市场上肯定好卖,价值也会高一些”。父亲怕影响他的学习,没有同意。父亲不知道的是,其实在课余的时候,俞达洪就喜欢用小刀在橡皮擦上刻些文字、花草,后来经过俞达洪多次请求,父亲也帮他买了一盒雕刻工具。俞达洪花了五六个晚上雕刻出第一个鸟笼。只刻了一些简单的花草图案,工艺虽然很粗糙,结果一拿到市场上就卖光了。

尝到甜头的俞达洪由此走上了一条自我选择的路。白天上学读书,回到家中做完功课就开始研习雕刻技艺。由于没有师傅,也不知去哪里拜师学艺,就靠自己一点一点地去揣摩和感悟。为了提升绘画功底,他在历史书上选了很多图片来临摹。

虽然吃了不少苦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俞达洪的雕刻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刻制出来的鸟笼一个比一个精致,在家乡雕刻行业里也渐渐小有名气。他还记得有一个鸟笼被台湾客人用2000元买走。这样的成就感让俞达洪更加投入到雕刻艺术上,只要有空,他就会拿起刻刀津津有味地雕刻起来。这一雕,就是整整十年。

 

潜制非卖品

来到谭木匠公司后,俞达洪负责雕刻木梳产品的开发设计工作。看到那一把把小巧别致的木梳纹理清新温和,美丽精致,他决心要用自己的技能在木梳上搞出一个名堂来。

在木梳的设计创作中,俞达洪怀着一颗平常心,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一样全身心投入。谭木匠“诚实、劳动、快乐”的企业文化理念也在潜移默化间深深地感染着俞达洪。“真诚地面对作品,真诚地去表达,在劳动中收获价值,”他说:“自己设计的产品得到顾客的喜爱,是最快乐的事。”在俞达洪眼里,这样的理念朴实、厚重、经典,“使我学会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怎样把事情做好做精。”

短短几年时间,俞达洪陆续设计出了“田园风韵”、“人物风情”、“龙凤”、“十二生肖”等系列雕刻木梳产品,深受市场的欢迎……

                                                                                                                全部精彩尽在《中华手工》6月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