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手工2008年1期栏目:圆桌 |
好几年前,在兰州,有个属于我们的网站,叫做“凤凰”,创办那个站的,是个刚从北京回到兰州的IT界人士。在那个网站上发帖子,聊天,一来二去,也就和站长成了朋友。有一天,他带我去一家陶吧,陶吧在最繁华路段的电影院旁边,里面却非常安静,那是个秋天的下午,阳光很好,门口的竹帘子有淡淡的影子映在酒吧里,有几个客人坐在酒吧里,闲闲地谈点话。
一下就喜欢上那里。店不大,但精致,沉潜。闹市里,难得有那么安静的一刹那,难得有那么悠闲的空气。
他和那里的服务生很熟,其中有一位是个很清秀的小伙子,大家都叫他“小何”。客人不多,小何穿着一件工作服,戴着手套,在那里捏泥巴,一块泥,在一个铁家伙上转啊转,渐渐成了一个泥巴罐子,有点歪,他这里转转,那里补补,想要把那罐子弄圆了。我说:“其实歪着也好呢。”小何笑一下,就让它歪着。身边有一大堆由客人捏好的泥巴玩意,形状各异,盆子、罐子,都有,有的非常奇巧,看得出来捏泥巴的时候,满是喜悦。
捏好的东西,想要烧成陶,也可以,付上三十块钱,由店家送到郊外的陶窑去,过一周来取,架子上有一些已经烧出来的成品,闲闲地放在那里,随意插着几支麦子,或者几根野花。
小何说,那些烧好的陶器,有许多是已经交过钱的,但是烧好了,却不见有人来取。也许捏陶的人去外地了,也许是两个人一起捏的,后来分手了。
看着那些陶器,觉得里面满是时光和故事,即便它不是半坡,也不是来自地下深处。
后来去过好多次,我们“凤凰”的站长又介绍他的朋友给我认识,许多男人,许多女人,个个都有故事,其中一对,正在反抗双方家庭的封建势力对他们恋爱的干涉,相约着要一起到外地去,大家细细地替他们设计着以后的出路,偶尔不说话的一刹那,可以听见那边做泥巴的转盘在那里转啊转。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站长换了好几次工作,随后又去了外地,那对争取婚姻自由的,先后去了上海,不知道结果如何,我渐渐把陶吧就给忘记了。
今年夏天,离开兰州前,和朋友们去看电影《天堂口》,电影还有一个小时才开始,我们又去了那里。
店扩了一点,门口挂的还是竹帘子,淡淡的影子依旧映在桌子上,小何还在,长大了一点,依旧穿着工作服,在那里捏泥巴,架子上,依旧有客人没来取的烧好的陶器。好像什么都没变。但是,坐在那里,身边却似乎有什么东西,嗖嗖地带着响,流过去了。
在等待的一个小时里,我捏了一个罐子,交了钱要他们去烧,刻意地,没有去取,让它留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