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信用信用认证团购团购网站团购信用团购竞争评价标准团购乱象it |
虽然通过认证的团购网站都希望借此扩大品牌效应,增强消费者信心,但法律人士认为这样的信用认证并不具有权威性,不能够达到认证的目的,并且有可能误导消费者。“这个认证并不是资格准入,而是可以理解成约定俗成的交易规则,大家在此种认证规则下遵守某些交易规则。消费者很容易相信这套规则,但这并不是基于市场的优胜劣汰,而规则的发布者假借了商务部的名义”。
对于团购业界掀起的认证热潮,团宝网CEO任春雷表示:“今年3月是团购网站热潮,其后涌现出了团购导航网站浪潮,而现在是团购认证和评奖热潮到来。最近我陆续收到不少杂志和机构的认证和评奖的消息,其中很多都要求拿钱买奖。如果有机构要做团购认证,其自身的资格要被认证才可以。”
目前团购网站已经达到了近1500家,业内都陷入了混乱期,价格疯狂地厮杀,整个行业都处于赔钱的状态,同时互相攻击对手。这种乱象背景下,团购网站都希望有个认证可以作为护身符。所以看到别人去做认证了,不少网站也一窝蜂地跟团做认证,认证或发奖机构捞了点钱,而企业又获得了“荣誉”,再拿这些“荣誉”去忽悠消费者,且不论认证到底是不是真的,总之双方实现了“双赢”。
团购业界上演信用认证闹剧,其揭示的是从业者之间竞争的乱想,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这个所谓的奖并没有多少分量,大部分都是讨价还价买来的。诚信对待用户,用心留住用户,这才是团购网站的命脉和立足之本,如何给消费者真正的实惠,让消费者避免损失,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切或许比所谓的认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