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资本市场的“在云端”

(2010-11-02 10:54:33)
标签:

云计算

云概念

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云计算试点

云概念股

it

    写在前面: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两部委的推动下,市场规模有望在3年内突破1万亿,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云计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十二五期间,将被重点推进,相关投资机会也将不断涌现。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近日联合发布的通知明确,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且处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初期,在两部委的推动下,云计算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望在3年内突破1万亿人民币,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将迎来发展机遇。
    云计算前景广阔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新方式,通过互联网上异构、自治的服务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计算。由于资源是在互联网上,而在电脑流程图中,互联网常以一个云状图案来表示,因此可以形象地类比为云,“云”同时也是对底层基础设施的一种抽象概念。
    简单的云计算的例子就是电子邮件系统,在任何一台联网的电脑上可以打开邮箱,而你的邮件实际存储在另一处的邮件服务器,那“另一处”就是互联网这朵“云”上的一个服务器。接下来,会有更多应用的主要服务程序在网上完成。
    如今,云计算被越来越多的大型IT企业及软件研发企业所重视,微软、谷歌、软营及IBM在公布其战略方针时,纷纷表示将把云计算放在首要研发位置。
    一些分析家表示,云计算代表着企业使用计算机模式的彻底革新。微软开发工具事业部总裁称,云计算服务每年产生的收入为数百万美元,对于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来说看似仍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生意,但微软称其云计算服务将在5-10年后产生巨额利润回报。
    谈到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前景时,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国内的云计算市场前景极为乐观。IDC此前发布的报告则指出,从2009年底到2013年底,四年间云计算能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为中国带来超过11050亿人民币1590亿美元的新净业务收入。
    企业竞相布局寻求新增点

    我国政府极其重视云计算所带来的机会。温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报告后,北京、上海、无锡等地提出了物联网、云计算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上海市发布3年规划31亿推进13个项目;北京市启动祥云计划,力争世界级的云计算基地。
    上海闵行区的“十百千”目标,即培育10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企业,建设10个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1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向云计算服务转型,带动信息服务业新增经营收入1000亿元,努力将上海建成全国云计算技术与服务中心。
    “祥云工程”作为北京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工程,将以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新契机,全面优化和提升北京信息技术产业,使北京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中心。到2015年,北京市在“云计算”的三类典型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从而使本市成为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在国内市场抢占率方面,本土软件企业占有绝对优势。近年来,在国外拥有近3万家客户的云计算巨头Salesforce在宣布进入我国市场时后,却遭遇尴尬,虽然其在“随需而变”上的功能超级强大,但企业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定制一套系统,利用云计算平台实施CRM,还需要用户花些时间深入学习,而利用Salesforce专门的咨询实施团队进行培训、定制又无法避免地使成本提高。最终,Salesforce的超级优势却反而成为阻碍其在中国迅速推广的超级羁绊。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本土的租用软件领先者XToolsCRM在中国市场却发展迅速。
    同时,具有云计算创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比如华胜天成、卫士通、顺网科技等,通过集成、共建云计算项目的公司获得蓬勃发展。360安全公司及瑞星公司也在云安全中获得了业界广泛的赞颂,而百度的“框计算”也是在云计算的体系运营下展开的。
    产业链上下游受益明显

    云计算概念近来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国际巨头的探索下,围绕着云计算概念展开的产业链逐渐成形,产业链上下游各个企业都有了自己的代表群体,且有望在产业链布局中获益。
    在云计算平台诞生以前,只有大型企业用户才购买得起软件服务解决方案,而现在云计算的技术使得软件开发成本只有原来的几分之一,使得更多中小企业也能够负担得起软件服务产品。现在中国有80余万家小企业,而只有8%左右的企业在使用一些商业软件服务,这样的市场潜力一旦发动起来,市场前景广阔。未来3到5年内,云计算概念的上市公司业绩将值得期待。
    云计算的实现依赖于能够实现虚拟化、自动负载平衡、随需应变的软硬件平台,在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包括IBM、Cisco等。国内的对应公司包括浪潮信息、华胜天成、华为、中兴、联想等。其次,帮助用户搭建云计算的软硬件平台需要有系统集成商,与亚马逊、Google对应的国内公司包括浪潮软件、东软集团等。
    此外,云计算产业链还包括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的服务提供商,今后绝大多数的计算处理以及应用开发都将在这些服务中展开。国内服务商包括鹏博士、网宿科技等。   
    可以说,未来我国软件业面临新起点,中期前景可观,发展速度仍将加快,但目前总体形势尚不容过于乐观,对大多数软件企业而言,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仍然较大,机遇与挑战并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