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声律启蒙·一东》(1.2-1)
| 分类: 妈妈和卡卡-读万卷书 |
一东:1.2
原文: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扶七弦绿绮;霜华满鬓,休看百炼青铜。
1、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①沿:沿袭;
②革:变革。
③白叟:白发老人;
④黄童:黄毛小儿。
③对仗工整有一个规矩,就是要词义相对。这里,沿革、异同、白叟和黄童,属于“反对”,就是让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相对。
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3、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1)颜巷陋:
①颜:颜回,孔子的弟子。
②颜巷:出自《论语·雍也第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阮途穷:
①阮:阮籍,三国时期魏国人,“竹林七贤”之一。
②阮途:经常漫无目的地独自驾车出行,车道无路可走的穷途时,就会恸哭而返,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
(3)颜巷陋与阮途穷,虽然词义看上去属于“正对”,实际上是“反对”。
(4)冀北:典故“马空冀北”。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伯乐一走过冀北的郊野,马就被搜寻空了。比喻执政者善于选拔人才,无所遗漏。
(5)辽东:典故“辽东白豕”。汉朱浮《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辽东有头猪,生个白头小猪,主人觉得这是宝贝,送去进献。走到河东,看到很多猪都是白的,惭愧地回去了。比喻少见多怪。
(6)冀北对辽东:究竟是伯乐善于选拔人才,无所遗漏呢?还是伯乐少见多怪,把辽东白豕当做千里马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