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学语言,谁都知道越早越好,英语也同样,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一些英语早教中心的倡导下,家长纷纷开始读英文原版绘本,过早地对孩子进行英文输入,不但如此,还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英语思维。
可是,这样的英语输入,势必会影响母语,而母语,不但是沟通交流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载体,是最基本的思维工具,坚实的母语基础,直接影响孩子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语言重要?还是思维重要?谁都明白。
我们借助一本绘本的精读,来具体看看英文读绘本的利弊。
因为我英语很盲,所以,随手找来这本最简单的:《蚂蚁与蚂蚱》——这是一本不那么地道的“绘本”。
如果是普通的中文绘本,我会这样来讲读:
故事发生的季节,看颜色,应该是夏末初秋。
绘本分两条线进行:
左页,是蚂蚱在悠闲地弹琴。
右页,与左页的蚂蚱正好相反,是蚂蚁未雨绸缪地为冬季储备食物,他们辛苦地劳作,汗流满面。
这时候,他们各自会怎么想呢?
蚂蚱邀请小蚂蚁们一起来玩乐,小蚂蚁们拒绝了,继续劳作。——这时候,蚂蚱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当冬天来临,当蚂蚁们在温暖的洞里过着舒适的生活,蚂蚱却在瑟瑟冷风中饥寒交迫。
蚂蚱流泪了。为什么而流泪?
蚂蚁打开门,发现蚂蚱,并请他进洞里一起度过寒冷的冬天。
除了讲读过程中的提问与交流之外,如果是一本中文绘本,我们在讲读之后通常会进行一些交流。比如:蚂蚁是否应该请蚂蚱进来?蚂蚁为什么请它进来?蚂蚁会跟蚂蚱说什么?等等。
然而,这是一本英文绘本。作为普通的非英语专业的家长,往往能把绘本上的句子用英文读出来就不错了,还有余力用英文进行这些交流吗?
——就算家长能用英文说这些问题和想法,孩子听得懂吗?孩子需要用英文还是用中文回答?
除此之外,用英语读绘本,还涉及这样一些问题:
1、英语读的原文,孩子听得懂吗?
——没错,正因为听不懂,所以要读,读得多了,自然能听得懂。但是,如果孩子小,三岁之前,正是母语打基础的时候,用母语读绘本,也同样需要一遍一遍反复阅读。不同的是,一遍遍地读英语,是让孩子学语言,而一遍遍地读中文,是侧重于孩子“认物”、“认知”,为三岁之后的“理解”打基础。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外语、像一岁之内的宝宝那样学习词语重要?还是认物→认知→理解重要?
四岁以前是语言敏感期,谁都知道。可是,既然是敏感期,为什么要用来学英语,而不是学母语?
英语读,是在扫单词,学词句。而要讨论和交流,是建立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基础之上的。
2、如果用英文读,用母语讨论交流,势必会影响英文的学习、英语思维的培养。
每一个民族的母语,都有特定的波长和频率范围。而不是简单的:1=one;2=two,那么简单地一一对应即可。
英语的早输入,对学习语言来说,无疑越早越好。
但是,英语的输入,一定是会影响母语的——别的不说,就只说占用中文阅读时间,就显而易见。
有利有弊,就要看每个家庭、每个父母的取舍。说白了,也就是看:你将来想让你的孩子指望母语吃饭,还是指望英语吃饭。
如果指望英语吃饭,思维不管深度和广度,反正一张嘴皮子吃遍全球,倒也罢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英文输入,到底能给孩子输入个啥程度?换成那爹妈每天全球飞的,肯定行,不需要劳民伤财地找中教、外教学习。
如果指望母语吃饭,那么,过早输入英文的目的是什么?自己的英语水平如何?
——就比如我这样的认识简单单词的水平,真能给孩子输入到指望语言吃饭的水平?与其花大价钱找外教,磕磕绊绊地学几句磕磕绊绊的英语,反而还影响了母语的输入、影响了思维的培养,岂不是得不偿失?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