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卡卡五岁八个月亲子阅读数学启蒙亲子交流 |
分类: 妈妈和卡卡-读万卷书 |
数学,属于左脑管辖范畴内的工作,而孩子的左脑,大约要七岁左右开始发育,这就是老人的话说:“不开窍儿”或者“开窍儿晚”。
因为我了解一点左右脑的各司其职,而且也明白过早开发左脑的害处,所以,一直没做这劳而无功的事儿。
每当看着她扒拉手指头做算术,3+2,她不是紧着一只手五个指头扒拉,而是左边三个,右边两个——我实在感觉超萌!
不过,眼瞅着卡卡明年要上学了。
话说我不想卡卡因为不当开发,呈现出虚假繁荣,但是,也不希望她入学就挨闷头棍——在传统教育中,各个方面都明显地落后于其他孩子,所以,我对卡卡施行的是“补偿法”:在该发展右脑的时候不刻意刺激左脑,而在上学前这一年时间里,针对学校的教育,给予她适当的“补偿”,也算是“中庸之道”的一个应用吧。
卡卡上学前班,我预计到数学或者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卡卡会感到吃力,但是,我没有先于老师带着卡卡去做,一是觉得只是学前教育,二是看看她会出现什么情况。
上周,问题开始出现。
最初,卡卡只是说上数学课有个什么题不会做,橡皮被老师没收了?——我听个一知半解,没当回事儿。第二天接卡卡,正好遇到王老师,老师说,2+3=5卡卡会的,但是,2+?=5,卡卡就不会了。
第二天,卡卡告诉我,不喜欢上数学课,老师教的东西,她都不会。
我首先安抚她,上学路上,给她讲了左脑的工作,她很高兴。但是晚上回来,又很苦闷地问我:“妈妈,你说我这左脑怎么才能工作起来呢?它什么时候才能工作呢?”
我明白,只是安抚,太苍白无力了。必须要想想办法帮助她。
于是,利用周末两天,我带她玩数学。
周六玩了一天《迪士尼学而乐•数学》(女孩版)——当然,有女孩版就有男孩版,不过我买的是女孩版。
这套书,我很早之前就买回来了,其中前三本,卡卡玩过。
这一次,我提前看了一下,第四本《初级数学技能》,对卡卡来说,浅了。第五本,前几页应该正好,但是,大部分有点深了。
于是,我选择从第四本切入。
周六,卡卡没做完,周日早晨六点四十起来,就要玩迪士尼数学,我跟她起来做,上午全部完成。
然后开始进行第五本。
说实话,这套书,谈不上太好,但是,我抓住了卡卡的兴趣,确实让她觉得很开心。
今天放学后,天气不好,早早回家。没什么事儿,我提议:玩数学?她特别兴奋地接受了。
今天使用的是暑假博文里提过的:《看图编应用题(10以内加减法)》。
这本书,卡卡暑假接触过,特别喜欢。昨天,我把暑假她做得磕磕绊绊的都给擦掉了,她昨天做了几页,今天点名要玩这个。
与迪士尼那套比较而言,我倒更喜欢这本。
今天卡卡做的这几页,就恰好是王老师说她不会的那种。
我给她讲了一个例子,她马上就明白了,其他两页类似内容,都是自己完成的。
做完后,卡卡很高兴。
比起空洞无力的安慰,这样的帮助,无疑是她需要的。
而当她看到妈妈可以帮到她之后,她又告诉我:弟子规她不会背。
说实话,我暗暗想,要说数学,是我的弱项,要说弟子规,她算是找对人啦!当初,带她读《三字经》、《论语》、《大学》之前,曾经考虑过《弟子规》,我想,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教《弟子规》,还是留给老师教吧,我带她读老师教不到的。
我听她背诵了目前教到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大部分都能跟着溜下来,个别地方卡壳。
我觉得就卡卡从来没背诵过任何诗文的孩子来说,每周一次课,能背到这程度不错了,已经在我意料之外了。往下的,我也没带她背诵,只给她解释了“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一顿释义和表演,给卡卡乐得满地打滚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表演,她也学着表演。至于背诵,还是留给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