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凡是听过我讲绘本的同学都知道,我在给孩子们讲绘本的时候,触点很多。
如果是给众多的小朋友一起讲,我会视听故事孩子的年龄及阅读情况来安排延伸的内容。
而如果是我在家里给卡卡自己讲,那么,就会考虑把延伸内容穿插在同一本书的每一遍阅读中。这样,每一遍的延伸内容不会太多,不会因为延伸内容太多而削弱了绘本的故事连贯性、完整性,而且,每一遍的讲读内容也不会完全一样,老故事总有新内容。
我们日常接触的绘本,国外的居多,能与国学联结的不多。但是,细细搜寻,也不是没有。
比如:《提姆与莎兰》、《小莉的中秋节》等。
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
在给卡卡讲读绘本故事《司马光砸缸》:
“走到哪里,手上都会捧着一本《左传》,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书。”前三遍,卡卡都没有对这本书发生兴趣。到了第四遍的时候,读到这里,我把《左传》两个字故意强调了一下,她就关注了。问我这是一本什么书?讲什么故事的?于是,读完绘本之后,我就给卡卡讲《左传》中的故事。
当然,对于《左传》中的故事,我也是经过筛选的。
比如,首先讲一个《曹刿论战》,而且只是选讲两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讲鼓之。……”
在讲读的过程中:
1、给卡卡读了原文;
2、用白话文讲解;
3、她会单独挑出来一些词句提问,我就给她详细地解释一下;
4、我再读原文,她跟着我的所读句子做动作,我饰鲁庄公,卡卡饰演曹刿。
5、再读一遍原文。
6、把成语“一鼓作气”提出来。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