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两个小鞋匠》,源自格林童话,【德国】卡特琳·勃兰特/ 图
【故事简介】
一对善良的鞋匠夫妇从没做过坏事,可是却一直很贫穷,眼看着只剩下做一双鞋的皮子了,这天晚上,他准备好了材料和工具,打算第二天一早认认真真地做最后一双鞋,没想到,奇迹就在夜里发生了,两个神秘的小精灵出现…… 两个可爱的小精灵在鞋匠最困难的时候从天而降,他们有精湛的制鞋本领,帮助鞋匠完成做鞋的工作,卖出好价钱。卖一双鞋的钱够买做两双鞋的皮,卖两双鞋的钱够买做四双鞋的皮……鞋匠夫妇渐渐富裕起来。而且,两个小精灵只到晚上才出现,他们没有衣服穿,鞋匠夫妇有一天替他们做了新的衣服和鞋子。当晚,他们再次来到鞋匠家,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之后,高兴得跳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关于这本书的推荐之辞,大家可以参见当当网的编辑推荐。
除此之外,我觉得绘本的绘画方面有两个亮点:
1、很直观地向孩子们展示了鞋是如何做成的。
2、很直观地向孩子们展示了钱是如何赚来的。
而对于故事情节,编辑的赞誉我实在不敢苟同。
【编辑的推荐】两个小鞋匠最后去了哪里?结局更令人始终想念,难以忘怀。小精灵穿上了鞋匠夫妇特地准备的衣服,就再也没有回来,不过,相信他们一定有了更好的去处,一定会快快乐乐地生活着。让孩子们也来说一说,他们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各不相同的后续猜想。想再见到神秘的小鞋匠吗?那么我们也可以重新开始这个有趣的故事。看,原来,小鞋匠已经从故事中走进我们的心里。
绘本内容,取自格林童话,世界经典巨著,按理说,我没有任何可质疑的理由。
不过,作为一个亲子阅读的妈妈,我不得不去想一些问题——这本书,究竟是否适合我的孩子。
1、开篇第一句话:
“从前有一个鞋匠,他没有做过坏事,却非常贫穷。”
——难道没做过坏事的人,就应该富有的吗?
——难道家境清贫的,都是做过坏事的?
如果不是这样,这句话的意义何在?
2、12开的书,不方便扫描,书页上的字拍照不清楚:抚摸着身上漂亮的衣服,他们唱到:“我们现在是又漂亮又文雅的男孩子,为什么还要做鞋匠?然后他们跳起舞来,跳过椅子和凳子……最后跳出门去了。从此以后,他们再也没来过。”
——就故事本身,只能说,这个故事确实有意义,其意义在于,教会孩子们一个道理:人往高处走。
虽然《哈利波特》还有一种解释:赠予衣服代表赐予自由,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显鞋匠夫妇的善良。但是用这个解释来诠释本故事,实在牵强。
尤其是小孩子,只是就着故事上的内容来解读,根本不可能得出上述结论。
格林童话,好多年没读过了,以往我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大部分也记不太清楚了。
印象中,每一篇都是血淋淋的,诸如:《灰姑娘》中,她的姐姐们削足跟、跺脚趾、被鸽子啄瞎眼睛等(也有不是这样残酷的情节的,但不是格林童话的版本,而是佩罗版,属于改编后的了)。
但是,如今对这些童话故事的再次接触,却越来越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不让卡卡过早地接触这些充满着敌意、地位、权利、生存,甚至性等恐怖和欲望的童话故事。
这些,原本目的就是用来取悦成人的故事。
相比之下,我觉得《鞋匠和10个小精灵》更适合用来进行亲子阅读。
《鞋匠和10个小精灵》:【日】林水穗/ 文 【日】冈田昌子/ 图
【故事简介】在一家小鞋铺里,住着老爷爷和老奶奶。他们虽然贫穷,但每天晚上都会在窗台上为10个小精灵准备食物。一天晚上,小精灵们趁他们不在的时候,合力把老爷爷当天未完工的鞋子做好了。这双精致的鞋子令小鞋铺生意大好。后来,老爷爷老奶奶发现小精灵的秘密,于是也给他们做了10套新衣服。快乐的小精灵们从此更加努力做鞋子,老爷爷和老奶奶也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贫贱时候的相依相靠:
富裕之后的不离不弃:
到底是忠实于原著,还是选择更适合孩子(尤其是东方孩子)的读本故事,相信每一位妈妈都自有定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