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亲爱的小鱼》,是本为大家所熟悉和喜爱的书,因为这本书,短短的语句,道出了父母一生的心愿与甘苦:
1、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
2、亲爱的小鱼,你越长越大,总有一天,再也住不下小鱼缸,我会带你到海边,让你自由。
3、我会在白天一直等你,看你会不会游回来。我也会在夜里继续等待,希望早点看见你回来。
4、我知道你也爱我,我让你自由,你却回来了。
除了第一句写实之外,其他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所以,读起来,感动之余,更多的是绵绵的惆怅。
看图也是如此,这第一页,是猫儿辛辛苦苦养鱼的情景。写实的。
至于后来,鱼儿大了放归大海,以及之后的日子,都只能是猫儿的想象了。
温馨而又感人的画面,可为什么我所能感受到的就只有担忧?
且不说鱼儿放归大海之后,是否还能回来跟猫儿一起嬉戏。
就只是第一步,我就很担心。鱼缸里的鱼儿,就算整天喂面包,能指望养到鱼缸里装不下的那一天吗?
要想真正把鱼养大,就要早早地把鱼儿放归小溪、河流、大海,不然,即使准备一个硕大的鱼缸,提供充分的空间,养大了才放归大海,恐怕也会因为无法适应外边的生存法则而很快被更大的鱼吃掉。
台湾诗人非马写过一首诗:“打开笼门/ 让鸟儿飞走/ 把自由还给/ 鸟笼”
当然,我们育儿不是养鸟养鱼。爱与自由都是有条件的,但是,我总是觉得我们大多数的家长是把自由的分寸把握反了。
比如,很多爸爸妈妈把孩子生下来,推给老人或者幼儿园,该上班上班,该旅游旅游,该潇洒潇洒……等到孩子四五岁了,要上学了,家长开始有紧迫感了,各种特长班、兴趣班都报上了,然后,步伐越跟越紧,越走越快,因为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马上要考初中了,要考重点高中了,要高考了……
而孩子呢?在需要父母的怀抱时候,父母闪了,在逐渐长大,越来越不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是紧锣密鼓地跟在左右。
这算是目前育儿的一大怪现象了吧?却是被众多的人正在走着的一条路。
要想得到一条大鱼,首先要给鱼提供自由的环境,给鱼自由的行为,让鱼自由地思考。不然,只是想着等鱼长到最够大之后才还给鱼自由,恐怕为时已晚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