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当宝宝被同伴欺负时——
落雪兰_卡卡妈妈
开篇,首先强调三点:1、本文所指“宝宝”,是指四岁以下的小宝宝。2、宝宝是被经常在一起玩耍的同伴欺负,而不是其他陌路的孩子;3、宝宝被欺负的时候,父母就在旁边,而不是事后发现。
不管父母自身多么有涵养、是个忍耐力多么强的人,遇到自家宝宝被人欺负,都会觉得特别揪心,甚至是恨铁不成钢地恨不得替孩子上去讨个公道,这是人之常情。所以,宝宝被同伴欺负的时候——
一、心态。
宝宝被欺负,父母本来就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加之一哭闹,父母肯定又气又急,但是,无论如何,请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试试用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理智地面对及处理,这样,不但对别人家的孩子好,更有利于自家宝宝的身心健康。
二、处理方法:
1、如果宝宝与同伴只是在玩耍过程中,因为争夺玩具而处于下风,或者自家玩具被抢走引起哭闹的时候,最好的做法是给对方家长一个眼色,两个人扭转头去假装专心地聊着什么,根本没有留意两个孩子之间的“战争”。
这是被我屡试不爽的一个办法。当然,屡试的对象就是照片上那两个宝贝:卡卡(左)、一一(右)。一一是我侄女,比卡卡大三个月。关系近、住得近、走动近,所以,两个孩子厮混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就很长。两岁多之前,谁也不理谁,各自玩,倒也相安无事。随着长大,两个宝宝开始学会彼此想念,各在各的家里,互相念叨对方,要到一起玩,但是,聚在一起,几分钟不到,就开始抢东西。这么大的宝宝之间打架,就纯粹是拼发育,小三个月的卡卡,至始至终没有赢过姐姐。遇到姐姐心情不好要动手的时候,卡卡头上脸上,还经常挨几巴掌。
刚开始,我这个做妈妈的是真心疼啊,第一次发现教育失败,卡卡被欺负之后,除了哭,一点儿反抗的能力没有。但是,鼓励卡卡还击?望着对方强势宝宝那一脸无辜的样子,和一双清澈的眼睛,别说是自己的亲侄女,就算是小区里这些经常在一起玩的宝宝,咱也不好意思手把手地教卡卡去还击。
我们在遭遇了几次类似情况之后,发现:两个宝宝在发生纠纷的时候,通常会用眼睛去找家长。这时,如果家长出面去制止,通常强势的孩子都很不服气,就算勉强收敛,待家长没注意,还会伺机报复;看上去得到保护的弱势孩子,以后一遇到类似情况,首先就会想到寻求帮助,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矛盾。这样,势必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而且两个孩子之间因为成人的介入会产生隔阂。
而两个家长都佯装没看到的结果呢?
当然,强势的宝宝抢走了玩具,而被欺负的宝宝哭了。两个家长沉住气,继续专心地聊着,两个宝宝谁也没有来找家长,强势宝宝拿着玩具,看着哇哇大哭的同伴,而弱势宝宝边哭边看着玩具。僵持两三分钟之后,强势宝宝的爱心和善良被激发,同伴的哭声使得她即使拿到玩具也无法安心独自玩耍,所以,她会主动把玩具递给同伴,同伴看到玩具,当即停止哭声,破涕为笑,两个宝宝一起玩起来。
——这是一个有争吵也有和解的友谊得以升华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宝宝会亲身体验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2、纠纷不止是争抢,也有动手打架,并且自家宝宝处于弱势,切忌不要教育别人家的宝宝——尽管两家关系很好,尽管这种教育是善意的。
首先,把自家宝宝抱离——懂得打架的两个宝宝,肯定都能听懂基本的话了,所以,当着两个宝宝的面儿,无论说什么,都会对两个宝宝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家长之间的感情。
用抚摸、亲吻等行动,或者是分散注意力等办法,安抚宝宝受到的委屈,平复宝宝的情绪。——这个办法,对处于执拗敏感期的宝宝家长来说,相对困难一些。
帮宝宝分析刚才的起因、关键所在,及以后应该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如果玩具是对方的,明确指出宝宝去抢夺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与人动手就错上加错。最后,告诉宝宝,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请求对方借给自己玩一会儿,尽快玩完后还给对方,或者对方要的时候就要归还。
如果玩具是自己家的,可以支持孩子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因为身体比玩具更值得珍惜;并教给宝宝除了武力之外的几种办法,比如把玩具交给老师或者家长代为保管,比如快乐地分享。
如果玩具是公共的,可以排队玩,并在排队的过程中,给同伴以快乐。
三、其他一些事项:
1、日后,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打架,就限制宝宝与这个强势的宝宝玩。其实,只要家长不耿耿于怀,并一再地强调、强化,宝宝很快会忘记这些不快。不要让宝宝身体和心胸同时被打。
2、不要忘记宝宝是在成长中。最初卡卡被欺负,我也认为这孩子没有任何反抗能力,两三个月之后,虽然还是不会动手打人,却已经知道趁着人家不注意的时候去抢,抢完赶紧跑。所以,正常、正确地引导,给孩子成长的时间,切忌因为一两次心疼宝宝,情急之下,就引导宝宝以暴制暴,不要忘记,用暴力只会增加暴力,强中自有强中手。
3、教宝宝学会退而求其次,确实很危险的境地,打不过,可以跑。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