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前湾

标签:
旅游 |
分类: 老西的游记 |
天底下的村庄从外表看都是相似的,但是,其中的故事却不尽相同。希望我的这组照片,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摄影作品,还有古老的传说,还有背后的思考;还有文物整修行动,还有旅游开发方向!
从对面山上往下看,这里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青砖,灰瓦,烟囱,晒场,碾米房等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村落,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小社会。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自然景观,现已被枣阳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这座历经160多年风风雨雨的古民居历经沧桑,大部分早已面目全非,只有几处明清时代的宅院至今还保存完好,究其原因,不得不令人深思和感悟。
在中国,一个村庄一般都有自己动人或神奇的传说。没有传说的村庄是孤寂的,是令人自惭行秽的,似乎一个来历不明的人,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来。这些关于村庄的传说中,有的有一些来龙去脉,大部分却牵强附会,不那么可靠。
比如,某个村子里的人大多数姓什么,便在历史名人中找一个同姓的祖宗,以示自己的家族有显赫的来历。然而即使是杜撰的,人们还是喜欢有这样一个传说,这样好像比没有心里踏实一些。
在邱家前湾,我却看到了邱姓家族的与众不同,这就是“精诚团结”。一家有难,全族支援,是邱姓家族长期信守的家规。据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讲:当年,邱家前湾是一个有着三十余户并且有高大寨墙保护的邱姓聚居地。所有的房屋和院落均有类似的仅容一人通行的偏门,一旦有土匪骚扰,攻其一家,其他人即可不出院门而穿行整个村寨,将警情传递到其他族人从而获得救援!
在邱家前湾,我还对邱姓家族纯朴的民风深信不疑并心悦诚服。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你可以随便进出浏览,随便攀登观瞻,随便找人拍照。没有吼叫,没有诉苦,没有拒绝,没有白眼。当我抓拍完这组照片后,担水的大妈不好意思的对我说,要知道你们要拍照,我穿双布鞋该多好啊!
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样。看起来都似乎差不多的村子,其实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脾气和特点一样,村庄也各有各的风气、习俗和特色,风俗民情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
不同的村庄有自己源远流长并且长期恪守的一套习俗,例如婚嫁丧娶的有关风俗,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便不大一样,有的甚至相反。每一种习俗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甲地的一种习俗在当地人心目中十分庄严,在乙地人眼里则不可理解甚至滑稽可笑。尽管有些习俗人们已经不大清楚它的实际或象征意义,但是要改变它并非易事。每一个村庄曾经都是习俗产生的温床,也是这些习俗最后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习俗的千姿百态使乡村社会呈现出更加世俗的色彩,也使生活在乡野的人们更加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希望。
同习俗一样有差别并且至关重要的还有村风。村风是一个村子人们的精神风貌。有的村庄民风纯朴,长者有长者的风范,后辈有后辈的操守,人们和睦相处,大家安居乐业,遇到困难相互帮助,有了喜事全村高兴,一村人就像一家人。
而另有一些村庄呢,风气便不那么好,有常吵嘴斗殴的,有好抹牌赌博的,也有偷鸡摸狗的。总之,是人心涣散,恶名远扬,自己村上的人觉得窝囊,邻村的人也瞧他们不起。风气好的村子,一般都有一个或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就像旧时的族长一样,作为伦理道德的表率和象征受到村人的尊敬,并且影响以至掌握着村里的舆论,这样好风尚得到支持和宣扬,坏习气受到牵制和谴责。风气不好的村,常常是既缺乏这样有威望的人,也形不成有约束力的公众舆论,大家各有各的一套道理,各有各的一种活法,因而便免不了勾心斗角,矛盾百出。
村风好民风正的村庄,似乎有一片吉祥之气,有一股健康向上的活力。因而在乡里人眼里,仿佛是栽下了招引凤凰的梧桐树,好事自己就往那里跑哩,挡也挡不住。比如,某一个村庄出了一位有名望的大人物,人们就会说是人家那里的风气好呢,好风气自然会熏陶出了不起的人物。自己的村庄出了大人物,村上的人都会高兴,在外村人面前有一种自豪感。这位年过80的邱光德老人,提起同辈的妹子——枣阳市政府的邱光秀副市长,脸上就布满了灿烂的菊花!
一个人自他出生那一天起,他的命运就紧紧与他居住的村庄连在了一起。离开乡村进入城市的人,常常发现生他养他的村庄,总是令他魂牵梦萦,令他难以割舍,令他热泪盈眶。在他的记忆里,村庄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那样美好,那样那样令人难忘,多少次他梦中返回村庄,醒来时脸上挂满泪珠,枕边落满黑发。
永远的邱家前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