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秋咏月禅诗

(2014-09-09 09:55:34)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中秋咏月禅诗作者:塞纳翁

中秋咏月禅诗

 

翫月

断桥妙伦

 遇中秋节,竞赏中秋月。

指底指,,说底说,到了何曾离圆缺。

惟爱老长沙,一踏踏倒小释迦。

光灿烂,绝周遮,不知端的落谁家。

注:

妙伦禅师(12011261)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浙江黄岩松山人,俗姓徐。号松山子,亦号断桥。十八岁于永嘉广慈院出家,游历四方,参访雪窦山,礼见无准师范禅师,并嗣其法。淳祐元年入台州祇园寺,其后历住瑞岩净土禅寺、天台山国清寺、临安净慈寺等诸刹。景定二年示寂。

《碧岩录》载:仰山寻常机锋最为第一。一日同长沙翫月次(赏月之际),仰山指月云:“人人尽有这个(以月喻真如之心),只是用不得(因无明故)。”沙云:“恰是。便倩尔用那(汝云极是,即请汝一用)。”仰山云:“尔试用看。”沙一踏踏倒(踢倒)。仰山起云:“师叔一似个大虫。”后来人号为“岑大虫”。

长沙景岑禅师(788868年)号招贤,湖南长沙人,南泉普愿禅师之法嗣也。

仰山慧寂禅师(840916)唐末五代禅僧。与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昵称小释迦。

翫月:赏月。

到了:毕竟。

绝周遮:犹云无法掩遮

 

中秋

元叟行端

从本无心无可传,何须握地觅青天。

无心恰似中秋月,照见三千与大千。

注:

行端(1255-1341):字元叟,俗姓何,浙江临海人。元代禅僧。

从本:自从原本。

 

切忌觅幽玄

 圜悟佛果

 秋半西风急。当空月正圆。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

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头头浑漏泄。切忌觅幽玄。

注:

圜悟克勤禅师:(10631135)宋代僧。四川崇宁人,俗姓骆。参谒五祖山法演禅师而受其印证。宋徽宗敕赐“佛果禅师”之号。著有《碧岩录》十卷。

头头浑漏泄:事事每每全都泄露出来。

幽玄:深奥之义理。

 

清凉境界
正觉
清凉境界,一壶爽气涵秋。
明白身心,半夜霁容怀月。
灵然自照,廓尔常虚。
断生灭之夤缘,出有无之情量。
诸人还到如是田地,还能如是游践也无?
斫尽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注:

宏智:天童正觉(10911157)宋代曹洞宗僧。山西隰州人,俗姓李。为河南南阳府邓州丹霞山子淳禅师之法嗣,与临济宗大慧宗杲,同被誉为当时二大甘露门。曾住长芦寺,后住浙江鄞县天童山,凡三十年。其禅风称默照禅,与宗杲之看话禅相比照,即不采用公案,而主张以坐禅获致内在自由之境地。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十月入寂,诏谥宏智禅师

一壶:本为道家传说,谓壶中别有天地;因常以一壶喻宇宙或仙境。 唐·王维《赠焦道士》诗: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 此处喻天空。

清凉:断一切憎爱之念使为清凉之三昧也。《大集经》曰:有三昧,名曰清凉,能断离憎爱故。《六十华严经·离世间品》: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以此比喻菩萨之悲德如妙月清净。

廓尔:空阔。

夤缘:连绵不断。

情量:以俗情去认识事物。

游践:古作游践,谓实地游览。

斫尽月中桂:此处禅师引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中句,不过立意则大不相同。

 

中秋月
法演
中秋月,中秋月,古今尽谓寻常别。
别不别,皎皎清光遍大千,任从天下纭纭说。

 

注:

法演:(?~1104)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绵州巴西(四川绵阳)人,俗姓邓。年三十五始出家受具足戒,游学成都,习百法、唯识诸论,究其奥义。一日,于教门生疑惑,欲身证体解,乃负笈南渡淮浙,遍咨所见尊宿,所疑终不破。又谒圆照宗本,咨询古今公案古则。复参浮山法远,后投白云守端禅师,参究精勤,遂廓然彻悟,受印可,寻依命分座,开示来众。初住四面山,后还迁白云山,晚年曾住太平山,更迁蕲州五祖山东禅寺。徽宗崇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辞众,净发澡身而示寂,世寿八十余。世称五祖法演

寻常别:宋·管鉴《鹧鸪天》:宾鸿社燕寻常别,渭北江东别更难。谓节候已至,社燕亦如寻常一样离去。

 

金风吹落叶

虚堂

金风吹落叶,玉露滴清秋。叵耐寒山子,无言笑点头。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注:

虚堂:(11851269)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僧。浙江象山人,俗姓陈。号虚堂、息耕叟十六岁从普明寺师蕴出家。先后游学于雪窦、净慈等诸师之门下,至金山,见运庵普岩而有所得,遂为法嗣,其后历参诸方善知识。绍定二年(1229),初晋住兴圣寺,后又历住报恩、显孝、瑞岩、延福、宝林、育王、净慈、径山诸刹。为宋理宗、度宗归依师,教化鼎盛。咸淳五年示寂,世寿八十五。有语录十卷行世。

寒山子:唐代诗僧,有吾心似秋月句。既能明似镜:骆宾王《翫初月》诗: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以上诗名及注释为忍冬野老所加。至于禅诗个中滋味,请您品尝自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