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书法培训有感
(2013-06-25 16:06:38)| 分类: 教研心得 |
研修班书法培训有感
本次是一次书法的研讨活动,给我们上课的和讲座的两位老师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在书法的造诣上都非常高,他们的这种魅力足够影响在座的每位老师和学生。
以前原本以为书法课时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是简单的教各种笔画,原来书法课还可以从字的来历,编口诀来写好各种字。翁老师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书法功底又很深的老师,因此他能自己编教材。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写一张书签,非常实用,让书法学有所用。
陈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大师级人物,很有个性,很有想法的一位老师,不会被各种琐碎的教学工作所牵绊,一心一意修炼好自己的书法专业的功底,在书法的造诣上在瑞安也是很名的。本次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让我们这些老师对书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他也很有想法,在讲座的时候还给我们下发题目考核,让我们更加巩固这些知识,而且增加了讲座的趣味性,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结果只有7个人完全做对。做对的人可以得到陈老师亲手写的字,以及亲手篆刻的名字,这个奖品是无价之宝。
瑞安市美术研修班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书法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弘扬祖国传统艺术、开展书法欣赏和教学活动是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国家把书法教学的任务交给我们美术教师来完成,我们深感压力巨大,这次培训聆听了安阳实验小学陈迁亮老师的精彩讲座以及外国语学校翁文明老师的硬笔书法教学和讲座,体会如下:
启发一:书法技能教学怎么有效。
翁老师出发点是短时间内让学生书写技能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他特别强调书法的工具性的一面,于是运用了图解图构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笔画和组合,帮助学生掌握笔画书写要领和组合的形式规律,在他的讲座中特别强调技能难点的化解:如“书写笔画应把握六度——长度、斜度、弯度、速度、力度、”而且把很多技巧都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小学生容易记住,从这些方面来看,翁老师指导学生的硬笔书法技巧特别有实战经验,而且系统性比较强,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凸显了教师教书法与社会人员教书法的优势,他的课和讲座增强了我们从事书法教学的信心,从中学到了不少实践经验。
启发二:文化的浸润和学习的重要。
书法讲座的点滴感受
有幸聆听了陈老师的书法讲座。讲座中,陈老师笑容可掬,不乏亲切之感,他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引导老师感悟书法艺术中的“雅”与“俗”,并欣赏了大量的古今作品,讲解了如何客观正确的感受书法艺术之美,提高了美术教师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和鉴赏水平。另外,陈老师还提到了历代优秀碑帖,尤以唐楷为主,对各家书体做出了精炼的阐述。在现场,老师还利用答题充分调节听者的积极性,胜出者还可以获得陈老师的墨宝或篆刻一方。
本次书法知识的学习,使我对书法鉴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醉过方知酒浓,当置身于那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才知道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地“求工于一笔之内,寄情于点画之间”那种情结为何!
书法是一门艺术,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如此门道的方法,我们平时很欠缺这方面的知识,由此学习正确的鉴赏知识尤为重要。我们对书法的学习与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层次上,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必须多看多写多练。陈老师建议初学者学写字应从篆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习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须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毛笔字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书法培训课有感
翁老师的书法课条理清楚,语言精炼幽默,把抽象的书法知识,单调的书法课堂上得如此精彩,受益匪浅。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编口诀助于学生记忆,从书写最精彩的“我”字提升到做最精彩的自己。
陈老师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体会到只有学习经典,领略不同时代的书法思想精髓,书法的美感,只有以经典为师,师从自然,以万事万物为师,体会书法意境内涵,神韵妙笔。理解古人,感悟书法时化精神思想,感受书法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真正领略书法文化的精神实质。
研修班第三次培训心得
在培训中,聆听了陈仟亮老师的讲座,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这使我不仅学到了书法专业知识,而且从中也悟出了很多道理。 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只所以会喜欢她,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可以说,它是无声的音乐,静态的舞蹈。它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学习书法不只是提高写字的水平,还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人的良好心里素质。如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情操。练字也像音乐一样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振奋,受到美的感染。如学习王羲之秀美挺拔的字体,可使人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学习颜真卿端正的字体,就好像聆听一首抒情小调,可以使人性格朴实、厚重;中国自古讲究“文如其人”,许多大书法家都是做人的楷模,他们的精神有助于陶冶情操。苏东坡云:“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唐朝书法家欧阳修云:“古之人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逐远……爱其书者善取其人也。”所以,学习书法不仅能修身养性,还是修心养性的好活动。
书法培训心得
瑞安市场桥中学
这次32学时最后次由翁文明老师上的书法课,及陈千亮老师的讲座深有体会,书法的传统是规矩,是法度;是经验,是典范;是“经”、是“道”,是规律。历史上留传下来的碑、贴,从字的点画结构和章法上讲是古人根据当时的审美标准找到的,被后人认可的汉字的最佳构架。是经过多少代人探索选择的结果。历史上留下来的每一幅好的碑贴都是一条“黄金分割”规律在书法上的成功体验。我们学习传统,就是继承这一成果,这是学习书法的一条捷径,也是一条创新的正路。没有传统功力的创新只能是无源之水,不会流长;是无本之木,不会参天。所以,我们疾呼这一条道上的人回过头来,从传统的道儿上重新起步。
书法课听课有感
上次的书法教学课程,上课老师精彩的书法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课老师的课条理相当清楚,语言极其精炼,是一堂非常精彩的课。她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写这些笔画的特点。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总结,写这一笔要注意速度的变化、粗细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特别是一个捺的出捺处更是本节课的难点:先提一下毛笔,转正笔锋,按下,再出捺,才能形成一个漂亮的捺角,教学的很细致。
这位优秀教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的高水平的书法课,真是大开眼界,对自己的教学和书法练习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最后老师的点评更是丰富了我们书法的知识。新老师先用专业的眼光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讲,再对书法上基本笔画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指导和解说,让我们更对书法有了更专业的了解。最后新老师还回答了我们在教学上的一些疑问,如握笔姿势等,给我们带来了很专业的很及时的帮助。
充实的一下午,收获了很多,当天回家我就铺开笔墨,照着老师的解说,练习书法的基本点画。感觉这种有意义的活动对于我们新教师的成长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弘一法师的书法让人感受到洗净铅华后的“静”和“净”!由此想到迁亮老师对于当代书法尚“色”的概括认知,我觉得当代书法用尚“欲”去形容会否更合适?千般万般刻意姿态无非欲求名、求利、求炫技。浮躁----是当前我们这些人,社会的缩影!平心静气待人对事的态度是个稀罕物。翁老师的书法书写口诀、迁亮老师对于书法的认知是静心研究的结果,让我收益良多!
听课后感
通过此次的活动,使我对书法学习有了全新的认识。翁老师用他那风趣幽默的语言,层层深入的讲解,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如何开展书法教学。心静,坚持,钻研,这是翁老师令我非常敬佩的品质。
陈老师用2个多小时的讲座,向我们呈现了当今书法学习的状况,书法学习的一些知识,以及他个人的一些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尤其他对书法临帖与众不同的看法,令我对自己的书法学习有了重新的思考。
书法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6月4日,瑞安市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安阳实验小学举行。通过这一次的培训,使我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此次培训,时间虽短,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作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深知此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和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这次的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笔墨知识,使我得到了很多启发。练一手好字,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字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把字写得整洁规范,可以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反之,就会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毛躁、急功近利的坏毛病,养成耐心、细心和毅力等良好的品质。练习书法还可以陶冶情操,练习书法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高度的学习热情,日复一日的坚持下去。如何练习书法呢?练习书法,要喜欢和热爱书法,以高度的学习激情投入到练习中去。练习书法,要懂得创新,不能一味模仿,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练习书法,还要有一颗坚持的心,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有收获。
总之,此次书法培训学习提高了我的书法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中,我要尽量挤出时间,静下心来认真练习、思考,积极行动,争取尽快地消化和吸收培训的知识,达到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尽快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写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我要把本次学习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提高发展,争取培育更多的书法人才,努力为书法的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一次的32学时的学习在安阳小学进行。这次书法培训我感触很大。上午翁老师的硬笔书法课和下午陈老师的软笔书法课各有千秋。
如何看待现在的书法课。也正是我平时思考但没有成系统的,简而言之,写字是一种机械化劳动或者重复,具有规范化是现代的。书法是历史的。是传承的,是可以彰显生命本体的艺术形式。书法中的一根简单的线条就足以让人感受生命的律动,让人思考万千。如果让我总结,我会说书法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是以丰富的技法体系为表达方式的。可以表达人的意愿志向的线条艺术。但体会书法中的生命张力却不是任何人能体会到的,只有经过正确的技法训练,不断的和古代法帖里的元素相比较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
2013.6.14
观写字课有感
瑞安市安阳实验中学
今天听了翁老师一节写字指导课,感受颇深。翁老师执教的《弋和戈的写法》,通过师生书写“我”字,进行比较,指导”斜钩”的写法,让学生学习写弋和戈两个字,整节课老师的基本功得到了充分地展示,指导得当,把写字与学习精神自然结合起来。抓住了弋和戈字旁的每一个笔画一步步指导,再让学生分析弋和戈作为偏旁时不同的变化,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抓住特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通过翁老师的课,感悟以下几点:
1、1、注重基本功,基本笔画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笔画的训练,掌握了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讲究笔画起收、速度、长度、角度、弯度等掌握。
2、2、用朗朗上口的口诀,代替了枯燥无味的讲解,适应了小学生的口味。这样的写字教学,寓教于乐,轻松有趣,事半功倍。
3、3、运用比较,重历练。要提高写字能力,在练字的时候就应该做到反复比较、反复推敲。对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比,比笔画的位置,比笔画的样子,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
书法培训课感想
翁老师的课条理相当清楚,语言极其精炼幽默,是一堂非常精彩的硬笔书法课。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笔划的特点,自己编出口诀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好比划的变化,使原本枯燥的硬笔书法课变的那么轻松生动和有趣味。
陈老师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使我们领略到书法文化的精神实质。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有着时代崇尚自然,独有天地精神之来往。古代书法气韵生动,是古人精神思想的体现,是书法家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
两位优秀教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专业的高水平的书法课,真是大开眼界,对自己的教学和书法练习上也是一个很大的帮助。
书法培训心得
陈千亮老师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为我们深入地分析了书法与经典文学的关系;书法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书法与信仰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书法与众不同的一面。加深了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及理解。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它在今天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练习书法不仅能使字写得漂亮,而且能提升人的整体素养。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字写得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放映这个人的性格和修养。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毛躁、急功近利地坏毛病,养成耐心、细心和毅力等良好的品质。
美术32学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项儒
第一,
第二,
第三,
以上的体会需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深入。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学以致用。练得一手好字。
观摩书法课堂有感
感受一:不管是美术老师还是其他任课教师,我想教师都应该有一技之长,犹如翁文明老师,一手绝妙的书法已经征得很多人的崇敬之心,我想作为美术教师更是如此,发挥自己的优点并在日常教学中学有所钻。
感受二:陈千亮老师对书法的执着与钻研更是让人敬佩,他的书法的解读独特而又个性,对于书法不仅在于对字的解读上,更应该追踪作者的思想以及所受文化不同造成的不同风格,同时也让我对书法有了不同的看法。
感受三:对于主持人林可造老师精心的准备、听课前的引领,也不失为一亮点。
悟
吴海静
这次两书法老师上课和讲座给我有所启发,翁老师上课,把抽象的书法知识,单调的书法课堂上的如此精彩,不乏利用幽默,形象的语言,书法知识精要教学,以及翁老师扎实硬笔基本功,紧紧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兴趣。他的讲座更是介绍书法教学的实战经验,总结自己实际书法教学中的策略。从笔画基本功,偏旁的掌握,笔画的定位,还是字结构的教学给我们有很多启发。陈千亮老师介绍自己对书法理解和感悟。书如其人,一个人性格,文化底蕴等,决定个人的书风和书法的高度。书法从“道”入手,从“悟”中提升,展示书法风格。从经典书法精髓中吸取营养,先博各家之长后专个人书风之道。
书法教育亟待加强
翁文豪
戴强
书法是我国的精粹,学生理当学习,再加上现在电脑普及,学生书写水平降低,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可以说,有一千个理由。然而,开设了书法课程未必就能够达到目的,在我看来,书法课程恐怕是看起来很美。
每周一课时的书法,就能够让学生学好书法吗?书法是需要时间练习的,不仅要有兴趣,而且要有时间练习。中国当代的几个书法大家,哪个不是一天除了吃饭睡觉,腾出十几个小时,十几年如一日这么练出来的?试问一周一节的书法课,能练什么?恐怕仅仅教师讲授,时间还来不及。
开设书法课,师资有木有?或许在城市里的小学,师资问题总可以解决,但在农村呢?连语、数、外的教师还要寻找代课教师的学校,哪里还能够开设书法课?如果硬要开设,也是可以的,那就是“挂”在课程表格上,让不太懂书法的教师去任教,然而,师资不合格,能教出好学生吗?可能,反而将学生的字教坏了。在农村学校开书法课,最大的阻力,应试教育,这个我就不多讲了,讲了上火!
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此次培训聆听了来自于瑞安书法协会名师上课与讲座,他们就书法与写字、教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精辟的讲解与指导。使我对书法专业知识有了较系统了解和新的认识,而且也认识到教育工作者对书法传承的重要性所在。在书法课上我体会很深,书法是一门关于书写汉字的学问,但如果只把她局限在“写字”上,就把这门学问限制在了“蒙童”小学阶段了。认识到,要想把“字”写好,需要注意许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汉字都是由最初如图似画般的形象、各具意态的笔画、多种形式的穿插组合而成的。再者,要了解书写的一般规律,态情况下,同一个书写者不管使用什么样的书写工具,写出来的字的基本面貌是统一的。然后写字是学习的一种手法就是切入法。所谓切入法就是由左上向右下迅速落笔,然后运笔。总之,要写好字就要了解写字的基本规律与手法。在他们耐心讲解下,让我对书法艺术有了崭新的认识。过去一直认为,书法就是写字,字写得好,就是书法学得好。我对于书法的爱好,平时也就是凭兴趣写写画画,照猫画虎。而现在才知道那是狭隘的认识,是单一、片面的认识,是非常好错误的认识。书法是门艺术,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是通过有规律的组合线条作用于纸上而形成的。不是简简单单地能写好字就是学好了书法,是需要用“心”去学,花时间去学的艺术
少儿书法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蓝青云
这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法教学,特别是翁文明老师所展示的书法课和他所讲的书法专题,对我来说启发很大,由于书法这门艺术的所具有的特性,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书法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归纳、整合,通过多种形式授课,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书法有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少儿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兴趣浓,它就会推动少儿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对待学习,努力争取进步;反之,学习对于少儿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而少儿书法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格外重要。
在少儿书法教学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并进一步巩固,关键是要了解少儿的年龄特征,有的放矢地培养兴趣。
激发少儿的求知欲。要激发少儿学习书法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少儿求知的欲望。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培养少儿积极向上、向往自己有一手好字的荣誉感,还要使其知道学习书法的好处。翁老师教学时就是利用汉字的变化过程引出要学的字和部首,每个变化阶段文字让学生猜,这样教学形式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产生学习书法的浓厚的兴趣。
多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少儿的理解能力具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他们对具体可感的东西易于理解接受。在教学中要根据直观性原则的要求,从感性认识的东西出发。教学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一方面可利用教学挂图,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示范,让少儿在直观中形成正确的动作形态。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动作,让教学内容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把一些笔画和结构特征形象化,让少儿进一步明确运笔和结字的规律,便于提高其书写水平。同时让少儿了解书法艺术中体现造型规律的笔画结构美,也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不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多对少儿进行表扬。对学习书法的少儿而言,他们非常渴望得到家长
或教师的赞许与认可。在教学中,翁老师善于发现少儿练习中的优点,及
时表扬。口头表扬、作业展示,都是唤起兴趣。更多的肯定和鼓励,就会大大增强少儿对书写的自信心。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书法只有黑白两色,对于少儿而言,是比较枯燥
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将声、电、光、色加入
到书法教学中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方式、资源会愈来愈丰富。在教学中,可利用投影仪、VCD给少儿展示,欣赏名碑帖的投影,也可以让少儿把自己的书法写在投影片上,在投影上展示学书少儿的习作,让少儿有一种成功感;在少儿练习书法时,播放一些相适合的音乐等等,这些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能从其它的感官上对少儿形成新的刺激,从而调动起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少儿学习书法兴趣的途径是很多的,教师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充分利用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并激发起少儿的兴趣,才会培养出优秀的书法人才。
2013年6月12日
听课后感
研修班第三次培训有感
本次是一次书法的研讨活动,给我们上课的和讲座的两位老师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师级人物,在书法的造诣上都非常高,他们的这种魅力足够影响在座的每位老师和学生。
以前原本以为书法课时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是简单的教各种笔画,原来书法课还可以从字的来历,编口诀来写好各种字。翁老师是一位很有想法的,书法功底又很深的老师,因此他能自己编教材。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写一张书签,非常实用,让书法学有所用。
陈老师是我们学校的大师级人物,很有个性,很有想法的一位老师,不会被各种琐碎的教学工作所牵绊,一心一意修炼好自己的书法专业的功底,在书法的造诣上在瑞安也是很名的。本次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让我们这些老师对书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他也很有想法,在讲座的时候还给我们下发题目考核,让我们更加巩固这些知识,而且增加了讲座的趣味性,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结果只有7个人完全做对。做对的人可以得到陈老师亲手写的字,以及亲手篆刻的名字,这个奖品是无价之宝。
听书法课有感 盛瑜
今天有幸听了一堂硬笔书法课,真是受益匪浅。平时儿子去学写字的时候,我总是很佩服林可松老师写着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可是让我去学,却是百万个不愿意。在翁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我看到学生的兴趣非常高,翁老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也很配合,精彩之处都尽力鼓掌,课堂气氛非常好。虽然我不怎么懂得写字该怎么好上才好,但是翁老师的课让我这么一个对写字毫无兴趣的人听了,都想去好好学学写硬笔书法,可见这么一堂课上的应该是很成功的。
上午听了翁老师的课,下午听了陈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的感到汉字的博大精深。真是很后悔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好好的练练书法,汉字的韵味,不是通过一节课或短时就可以完全领略的。我自己在给学生上《兰亭序》的时候,很难领悟作品的精髓,只是从一些文字资料里了解它。让学生知道这件作品是如何的有名,如何排列在三大行书之一,王羲之又是在什么情形之下写出了《兰亭序》。
通过陈老师的讲座我还简单的了解了一些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欣赏到了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
第三次培训心得 张周妮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让我体会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它在今天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练习书法不仅能使字写得漂亮,而且能提升人的整体素养。
特别是陈千亮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细致地分析了书法与历代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书法历史的演变过程以及书法与信仰之间的联系。让我们从中领略到书法与众不同的一面。加深了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及理解,也从中学习到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开始学习书法。
练一手好字,可以让自己受益终生。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字写得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放映这个人的性格和修养。练习书法可以修身养性。学习书法可以改变一个人毛躁、急功近利地坏毛病,养成耐心、细心和毅力等良好的品质。
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是应用于书法教学,要把书法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书写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得教学,使学生的书写技能得到发展,并从中学习书法的各种崇高品质,让学生能受益终生。
书法教学心得体会
罗凤中心小学
6月4日式研修班的最后一次活动,而听课的内容也是对于我不太熟悉的,在路上我还在想书法课怎么上?上什么内容呢?这是我一直困惑的,今天很有幸听了翁老师的一节书法指导课让我们明白书法课可以上那些内容,具体可以怎么指导,通过翁老师的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书法课堂的魅力。
翁老师的课题是《弋字边和戈字边》本节课从设计环节上来说,是抓住本节课弋字边和戈字边和相关范字的书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教学生从字的基本笔划开始,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示范演示——生初步练习——师生评价、纠错——学生再次巩固练习,从而基本掌握点的写法。
翁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本节课的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围绕教学重点层层递进比如实物投影的直观示范和展评,课件出示字体从字形一般到美观,等都能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意启发式教学。大部分教学环节,翁教师都用富有幽默风趣的语言启发学生,还编了字体的口诀朗朗上口,使学生学以致用,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注意能力的培养。在整堂课中翁老师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尝试总结字形的特点,让学生能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假如我们的书法课都像翁老师上的那么有深度有内容,学生能子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书法技巧,感悟书法的美,那么我们的孩子就会喜欢上书法课。
32学时美术第三次培训作业
6月4日我们参加在安阳小学举办的《瑞安市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感受到了书法课的精彩和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翁文明老师讲得是钢笔书法《弋字边和戈字边》,他的教学方法、教学启示与策略让人印象颇深。陈千亮老师讲的是软笔书法《叩开书法之门》。听了他们的讲座后使我对书法又有了新的认识。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写书法了。本人呢,从小酷爱书法,刚开始是由一些字帖练习的,后来发展到模拟一些比较苍劲有力字帖,古贴子。但是 ,现在已经没碰着这些东西了,就是平常自己写写字。如今在我身边能让我看到喜欢的字还真的不多。
我觉得钢笔字和毛笔字不一样,对钢笔字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构问题,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然后再抑扬顿挫。所以要写好钢笔字体结构笔划最重要。翁文明老师讲的就是钢笔字的结构笔划课堂教学启示与策略。
好了,打字太累,现在弄得我手心有点痒痒,心情荡漾了。我现在应该拿起笔,先毛笔再钢笔好好找回以前大笔一挥扫千军,小笔一划入石三分的感觉了。。。。。。
赵芙蓉书法学习心得
听了陈千亮老师叩开书法之门,深有感触,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体现。纵观书法的起源和演变,古人尚且师法自然,深沉的感悟中华哲学文化思想,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儒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代书法创作思想。书法有的时代崇尚自然,独天地精神之来往,每一个朝代的书法都与哲学和美学思想相吻合的,古代书法气韵生动,是古人精神思想的体现,是书法家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学习经典,领略不同时代的书法思想精髓,书法的美感,只有以经典为师,师从自然,以万事万物为师,体会书法意境内涵,神韵妙笔,每一个时代书法都是时代文化相统一的。有的时代气韵生动,洒脱洗练,以自然为美,道家思想深深的影响了书法创作,有的时代法度深严,大气庄重,气势恢宏,意境深远,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书法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古人尚且做到忘我,精神与自然相统一,探索生命的本真意识和对大自然的顿悟,让欣赏者心灵的震憾和灵性智慧的成长,只有理解古人,感悟书法时化精神思想,感受书法的美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先博后专,通过学习描、临、背、创,提高自己道德和文化修养,才能叩开书法之门,领略到书法文化的精神实质。
培训体会
这次的书法培训,给我收获很大。这是我第一次听书法教研活动课,所以学到的东西特多。翁老师对学生扎实基本功的教学和平时对每个字的细心分析,而且还教出自己的个性,如把主笔进行适当的夸张等,都值得学习。他还将自己平时钻研出来的资料豪不保留的贡献给大家,值得钦佩。
16、研修班第三次培训心得
近几年来我在不经意中亲近了书法,并入了书法这一门道。但经过这几年的书法教学,在我的脑海里却留下了一些困惑:1、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书法教学走入了一个误区——每个人都想成为书法家,促使教师无法进行因材施教。2、教师如果重在书写的技法训练,那学生肯定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如果重在艺术的陶冶,那学生肯定是听天书那样的深奥。
庆幸的是今天听了、见了两位书法界专家兼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演示和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1、翁老师的课重在汉字技法的挖掘,用圆(形)带线(笔画)来解析汉字结构的方法;以口诀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笔画结构的理解;从甲骨文(象形文字)到金文(大篆小篆)的结体分析比较强化了学生辨字的能力。最后并在解读中,把书法教学定位在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和对创造汉字的理解上,目的在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书法外在形式技法的教学定位。2、陈老师的讲座更是揭示了书法内在虚实的空灵,是一个对传统书法对艺术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慧悟过程,是对教师素质的定位。
这样的培训过程使我恍然大悟:我们美术教师不就是从事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过程吗?我们更是有能力担负起书法教学的工作任务的。
观摩翁老师的硬笔书法课后有感
冉绍平
瑞安市陶山镇中学
随着电脑的广泛应用,许多青少年对电脑越来越依赖,汉字书写越写越生疏,患“电脑失写症”的人也越来越多。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的人数占45.2%;“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的占41.2%;“基本上没有忘”的仅占13.6%。
阅读了翁老师提供的这则资料后,我的内心十分震惊,我们是中国人,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否则我们将失去自己民族的标志。面对这样困窘的形式,美术教师和语文教师肩上的责任是多么的沉重啊!
美国人口学研究专家认为,在开发儿童智力方面,汉字具有西方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有关方面,专门用汉字开发弱智儿童的智力,获得极大的成功。日本的石井勋博士专门用汉字开发儿童的智力,搞了三十多年的实验和研究。他认为:日本幼儿五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15;四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25;三岁开始学习汉字,智商可达130 以上。
我国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都是从很小就开始识字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在他很小还不会说话时,奶妈就教他认字,“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之。”当代科学家,竺可桢三岁开始识字,杨振宁四岁开始识字,一年多就认识了3000多字。郭沫若五岁就已经能读四书五经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英文是由大脑左半球来处理的,所以此类拼音文字叫单侧脑文字,(这也是西方国家大力提倡开发右脑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单个的汉字则是由右脑来处理的,因为右脑长于图形、整体和空间分析。对于汉字的认识,即可以由形——音——意,由左脑来处理;又可以由字型直接到字意,不再有语音转录的过程,既直接由右脑来处理。因此,汉字是复脑形文字,认识汉字的过程,就是左右脑同时开发的过程。写字是儿童眼、脑、手三者紧密配合的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在指导学生点画起迄的运行、点线笔画的形态、偏旁部首的搭配、字型结构的组合时,不仅会使孩子们感受到汉字结构的艺术美、图画美,还能训练孩子们图象联想、空间想象等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儿童各种机能的协调发展。
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写字,开发左右脑,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更聪明。每天练习书法,每天配上古琴古筝演奏的纯音乐,就是每天在开发左右脑。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阅读了翁老师提供的以上材料后,我坚定了要在自己的美术课上贯彻硬笔书法教学的思想,再也不觉得书法仅仅是书法老师的份内工作,在我的美术课堂上应该有意识地强调书写,我有义务让自己的学生热爱这优秀的传统文化,我有义务让学生接受汉字文化的熏陶。
“什么是教育,简略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写字技巧的形成、字写得好坏,症结在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今天上午听了翁文明老师给我们上的课后,让我对“写字”又有了更多的了解。硬笔书法的种类有工稳型、随意型、艺术型、实用型。而一般练习写字应先学工稳型――楷体,再过渡到实用型。汉字的形体特色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结构规律是上紧下松,左紧右松,左低右高,撇短捺长等等。“点、横、竖、撇、捺”五种根本笔画便构成了宏大的汉字体系,我想这也正是中国文字的神奇之处。
我希望自己拥有一手潇洒漂亮的字!我想只要坚持不懈,刻苦努力一定能取得成功!
32学时之书法培训心得
教研室组织的32学时最后一次培训是听书法课和关于书法的两堂讲座。
以为书法课很枯燥无味,听了翁老师的课才发现自己原先的认知有多么错误!翁老师幽默风趣,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笔划的特点,自己编出口诀有助于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显得轻松生动。
陈千亮老师我是早有耳闻的。陈老师脱尘的书法家气质和广博的书法见识让我受益匪浅。他讲《叩开书法之门》,仿佛真的叩开了大家想学乐学的心门。
最后两位老师还将讲座和上课课件无私共享,让我们有机会细细“品茗”墨香。感谢两位老师的无私奉献!
书法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金余娜
2013年6月4日,我参加了32学时研修班的最后一次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瑞安市中小学生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弋字边和戈字边》、《(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个性解读与实施策略》、专题讲座——《叩开书法之门》,内容之精彩,收获颇多,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弋字边和戈字边》,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翁老师的幽默风趣,不知不觉引领学生学习书法,这在我的课堂上是很缺乏的,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用语,老师听得有意思,学生也觉得写字课好玩,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个不怎么喜欢写字的学生,上了他的课之后,就对“写字”爱不释手了,一个老师能让学生达到这个境界,真是不容易啊!当然,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个老师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我觉得翁老师的基本功,真的很不错,从学生的“完美”评价——学生几次赞赏的掌声中,可以听出来。至于课的内容,我想外行人提点小意见(所谓外行人,是自己没有教过书法课,但我想从美术课的观点来思考一下),我觉得翁老师的课,在设计上,练习有点多了,包括师生合作,我数了一下,总共有6次,这样给听课的老师有点视觉疲劳,当然,有弊必有利,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多次练习,学生更容易也更加快速地掌握知识点,此外,结合下午的讲座,我觉得翁老师的课理性的东西较多,感性的东西较少。这节课最后结尾的时候,翁老师用了“天生我材必成功,失败乃成功之母。”两句话任选一句,让学生进行创作,并附上自己的范作,但个人觉得,从书法的章法角度来讲得话,落款是不是可以落得小一些,这样创作的作品是不是更加美观呢?
以上是我这次书法培训的心得体会!
32学时美术第三次作业《 书法有感》
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
----瑞安市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安阳实验小学
2013年6月4日,瑞安市中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安阳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精彩。
早上活动的主讲是翁文明老师,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写字课《弋字边和戈字边》,从欣赏名家作品入手,吸引学生的眼球。从“我”字的书写入手,引出弋字边和戈字边。从字的象形演变入手,解释字意。每个环节都穿插简短的小练习,把学到的技能马上付诸于行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课后,翁老师还做了讲座:《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个性解读与实施策略。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书法教学的基本理念是: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分学段阐述了各学段的内容和目标,每个年级教学的重点。还讲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启示与策略:1、练好笔画基本功2、练好偏旁需窍门3、学会定位是关键4、比例结构有规律。
下午活动的主讲是陈千亮老师,陈老师的讲座《叩开书法之门》,从当代书法的众生相开始聊起,乱相丛生的当代书法脱去技术的外衣后还留下些什么呢?当代书法进入尚色时代。其实,书法与中华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去观照书法,陈老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书法是同步并相契的。随后,讲了各朝代的书法特征。提出,书法是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更是对生命真相的探索和体悟。书法要回归源头,要学习经典,要向内看,要返回到先天的学习:恭、熟、忘、合、灵。最后,讲了书法学习、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形象地阐述了写字、书法、艺术三者的关系,分析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尴尬之处。在2个小时左右的讲座里,陈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大家都听的十分认真、投入,讲座之后,还有许多老师围着陈老师聊天,似乎意犹未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