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的攻击行为的形成
(2008-09-27 18:32:42)
标签:
动物攻击行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行为训练时尚 |
分类: 动物行为训练 Training |
作为一位动物工作者,在其工作中常会遭遇到动物的攻击性行为,如何去避免或少这种事件的发生呢?
我们必须认真了解和学习 ---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怎样情形下才能形成? 有哪些种类? 等等。
此资料是参考了来自于多年国际海洋动物训练员协会(IMATA)年会的工作坊和行为学辞典与动物训练术语表,供大家分享.
攻击行为是一个正常反应
攻击行为是动物其中一个用来适应环境的正常行为
动物的攻击性行为 – 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物种的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越是高级的动物其类型越多。
攻击行为是一个习得行为。 跟所有习得行为一样, 攻击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
如果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将会诱发更大的攻击行为
-
我们训练员有能力去辨别其起因
-
若迫得动物到死角, 牠们有可能反击
攻击行为的起因
攻击行动也可从观察中习得 – 班德拉的理论
在一个充满攻击性的环境中,提供了学习与练习攻击行为的机会,因此增加了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攻击性经常通过眼睛的观察所习得:小动物练习攻击行为
A.
1.领域性
-
新成员的加入
-
优势 / 防卫
-
将动物放置于一个易受攻击的环境中
2.获得资源
-
偷窃食物
-
威逼
因食物或繁殖 -
掠夺, 猎食
3.先天性 / 影响
-
母性
-
同巢的竞赛
B.激素
1.
2.
3.
种内异性间攻击
C.身体上的不适
因伤害,疾病,或药物处理
1.
2. 动物自身的疾病或受伤
3.
因某痛苦诱导的攻击性行为(Pain-induced
aggression)ü
D.行为
1.对厌恶刺激的反应
-
对惩罚行为
-
在厌恶刺激下无处逃离
-
因重复做或厌恶刺激
-
动物受惊吓
2.
-
不正确的强化程序
-
在一组中,仅饲喂其中一头动物
-
过多的无强化测试
-
变化或不清楚的偶发事件
-
在两次强化之间等待的时间太长
-
要求同一行为重复
3.时间所导致 (连续的)
行为消失: 当一曾获得强化的行为在不能得到强化而出现消失时,这得不到强化而产生的挫折有时可能引起其出现明显的攻击
-
此为一自然现象 (Extinction Burst is a function of frustration) 「消失的爆炸」是挫折中的一作用点(由此可见, 突然性消失会产生挫折感.) 。
在训练中,也有应用此种技术,但必须是有经验者或是在经验者指导下才进行,不然,将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
基于此原因,不要企图去在一节训练中,强行压制一个行为,那是不明智的。
4.
乘机攻击
习得性的攻击(Learned aggression)个体在后天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中所习得的攻击行为. 攻击的发生是因为动物此行为得到强化. 它的特点是随着时间而增加攻击发生之机会. 习得牲的攻击主要有以下两种
-
被动攻击 (Passive Aggression) = 反应性攻击(Reactive Aggression )
由一定的情境线索引起的攻击行为。 如由受捆绑或阻拦而激怒引起的攻击行为,因惧怕而引发的攻击行为,为维护自身身份或防御对手而采取的攻击行为等。 -
转向攻击 (Displaced aggression; Re-directed aggression)又称 “移置性攻击”。 心理应对的一种方式。 有机体在愤怒或遭遇挫折时攻击无关的有机体的现象。
-
工具性攻击 --作为获得奖赏手段的攻击行为,…。 许多动物都有特殊的攻击武器,如鹿、羚、羊、黄牛等的犄角,大多攻击对方身体上被保护的部位,…。
攻击的先兆
A.
B.
C.
先兆
鲸类的攻击
-
头部的干扰性移动
-
不平常的叫声
-
尾部拍水
-
急速, 爆炸性呼吸
-
开口
-
叩牙
-
不理睬信号
-
不受控制的喷出
-
有预谋的慢慢移动
-
吐食物
-
开口探索
-
避开
-
阻止其他动物
-
沉于水下
-
喷气泡
-
紧贴背部或身体
-
急速游动
-
眼睛异常的睁开
-
任何非正常行为
例. 滑出
鳍足类动物
-
颈部向后退回 / 眼睛睁大
-
避开
-
突然冲向前
-
吼叫 (吠叫)
-
头部不断转动
-
阻塞其他动物
-
长时间的目光接触
-
探险性开口
-
猛攻
-
异常叫声
-
突然的行为改变
-
小心谨慎地疏远行为
-
任何的反常行为
虽然惩罚可立即镇压竞争行为,动物将学到 “演饰”其攻击的先兆,以避开惩罚
--Turner, T.N. and Tompkings, C.D. 1991
惩罚可带出和促成一种多样化的示警行为,包括攻击行为
-- Staddon, J.F. and Honig W.K. “The
hand-book of operant behaviour” [pp.
41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