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典型股灾回顾美国黑色星期一财经 |
海外几次典型股灾回顾3-1987年美国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
美国股市再度遭遇毁灭性打击。
1987年10月16日 (星期五)纽约股市经过夏季连创新高后,在当日下跌逾 91点 (约 5%)。但因时差关系,美国东岸时间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场迟开市。当纽约股市暴跌时, 其他市场己休市, 并未被波及,甚至与纽约股市同步的多伦多股市也未受影响。
到了10月19日
(星期一),悉尼股市首先开市未见异动。香港时间早上10时,
香港股市准时开市,恒生指数一开市即受纽约影响恐慌性下泻120点,中午收市下跌235点,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点,收市报3362.39
(超过 10%)。
10月20日清晨,香港联交所宣布10月20日至10月23日历史性地把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26日,恒生指数重新开市后全日下跌1120.7点,跌幅达 33.3%,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单日跌幅。全月下跌 45.8%;
悉尼: 全月下跌 41.8%。
日本日经指数在19和20两天共下跌4446点,跌幅近17%;
19日,英国金融时报指数下跌了11%;全月下跌 26.4%。
纽约:全月下跌 22.6%。
多伦多: 全月下跌 22.5%。
德国、法国等欧洲股市也大幅下跌。
与此相呼应,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
除香港停市外, 其它市场都定下交易限制,舒缓市场的恐慌情绪,避免了不断的恐慌性下跌和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崩溃。事后金融界人士都认为这场股灾把当年过高的股价和市值一次性从市场中消除。
很多人在股灾后感到奇怪,因当日根本没有任何不利股市的消息或新闻,因此下跌看似并无实在的原因,令当时很多人怀疑是羊群心理、市场失败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或经济失衡引致股灾,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大鳄索罗斯也在1987年遭遇了他的“滑铁卢”。股市崩盘前,索罗斯认为市盈率高达48倍的日本证券市场即将走向崩溃,他更看好市盈率仅20倍的美国证券市场。于是,1987年9月,索罗斯把几十亿美元的投资,从东京转移到了华尔街。
然而,这一次索罗斯大胆而鲁莽的判断出现误差。首先出现大崩溃的并不是日本证券市场,正好相反,恰恰是美国的华尔街。几个星期下来,纽约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却相对坚挺。在这场华尔街的大崩溃中,索罗斯总共损失了大约6.5到8亿美元,成为这场灾难的最大失败者。
但索罗斯仍坚持认为,一个投资者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并不是过于大胆鲁莽,而是过于小心翼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