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80后的记忆,小学二年级课文《鱼和潜水艇》的思考-芦蓬思想日记第4册第101篇

标签:
鱼潜水艇小学仿生学 |
分类: 常识思考 |
70后、80后的记忆,小学二年级课文《鱼和潜水艇》的思考-芦蓬思想日记第4册第101篇
作者:芦蓬(王栋)
思考日期:2014年11月24日
思考时间:晚上
思考环境:和平里宿舍236
思考类别:常识
交流启发:无
本日:第3条
全文967字,用时约2.5分钟。
http://s6/mw690/001u8pEyzy7hYUYyrMF65&690
芦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鱼和潜水艇》,是五年制小学二年级第三册第10课。其中说到:鱼是通过鳔的膨胀和收缩,来实现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的,而人类依据鱼鳔的原理发明了潜水艇。潜水艇通过其两侧水箱的注水和排水,以改变其质量,从而来实现其下沉和上浮。这篇课文中说明的是一个仿生学的原理,来说明我们可以从动物身上学习很多的原理,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科技的进步。其同样道理的课文是,三年级第六册第27课《蝙蝠与雷达》。
http://s5/mw690/001u8pEyzy7hYUZFgaMe4&690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时常在想,鱼是在水中的,身体的周围都是水。而鳔的膨胀则是需要空气的,那么鱼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空气使鳔膨胀,从而实现其上浮的呢。而且即便是鱼可以通过其鳔的伸缩而实现体积的伸缩,从而使得可以上浮和下沉,但是其速度是极慢的,而且只能是在同一位置上上浮和下沉。就像潜水艇一样,通过水箱的注水和排水,来实现下潜和上浮,但是其速度是比较慢的。
以我们人在水中潜水和游泳的实际而言,芦蓬想,在水中,最好的上浮和下沉的方式是,在其本身的平均密度与的密度非常接近的情况下,如人体和鱼。通过手或者鱼鳍的拨水来实现在水中的上浮或者下沉。鳔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大,但是更多是使其身体的密度与水保持差不多,而具体的上浮和下沉,则是由鱼鳍的快速拨水来完成。一条鱼从水面到水底,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完成,如果仅仅是通过鳔的膨胀和收缩,是绝对并不能如此的快速敏捷的。
http://s12/mw690/001u8pEyzy7hYV1PuAz2b&690
也就是说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主要是用鳍来完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胸鳍和尾鳍,而不是鳔。鳔的主要作用是稳定的使鱼停留在一定的水层,并且有辅助呼吸的作用。很多鱼,如鲨鱼,没有鳔也能在水中很好的上浮和下沉,也说明了鱼的上浮和下沉可以不依靠鳔。
http://s16/mw690/001u8pEyzy7hYV3Ajw37f&690
我们的小学的课本中因为篇幅的限制,没有给我们说清楚啊!
http://s6/mw690/001u8pEyzy7hYV5Sb5z85&690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订阅号:芦蓬思想日记(lupeng_wd)
芦蓬向各位读者保证,尽量每天坚持写,每天更新。
历经千辛和万苦,只盼换你随心一顾;
热血尽化尘与土,但愿博你嫣然一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