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灵灵  地灵灵

(2011-03-16 06:03:26)
标签:

杂谈

小时候看过一部反特片叫《黑三角》的,其中特务接头传递情报的方式,是在街头明眼处贴上一张写有“天灵灵,地灵灵,我家有个夜哭郎”的纸片,现在电影的情节大都忘光了,唯有这几句话倒还记忆犹新。
小孩难养,众所周知,一天到晚,一夜至天明,没有片刻空暇让父母安歇,尤其是有些小孩,鬼叫般哭到鸟叫,通宵达旦,不得安宁,一家受累不说,就连四邻也“殃及池鱼”。为父母的不得不抱在手中,拍他入睡,倘一放手,仍然啼哭不住。叫苦不已不说,更增添厌烦之感。
无法可想之时,就有隔壁闲人递过话来,告之用一张梅红纸条,写上“天灵灵,地灵灵,我家有个夜哭郎,路上君子读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贴到通衢大道,希望有好事的行人读一遍,止住小儿夜啼,求个心里安生。这种帖子不知从何时起名为“儿啼帖”了。
“儿啼帖”自古就有,不过本来是张贴在外,用来防止小孩啼哭的,并不是因为哭了才写的,晋人已有“书儿啼于客堂,设杜门以避吏”之句,虽然不会有效,但也成一方习俗,相传下来,已非一日。《援鹑堂笔记》里说:“俗患儿啼,尝书纸作数语,粘于通衢,过者每读一遍,则啼止。今偶读庾阐上游赋,有书儿啼于客堂语,则知晋以来已有之矣。”可惜姚范没有把“数语”写出来,不知是不是与我们所见的相同。前人不肯把通俗语言形诸笔墨,好像写了就有辱斯文,未免过于迂拙。
粘帖这种纸条,未必有效,但对别人并无歹意,人家读一遍,虽然无济于事,对自己亦无所损,付之一笑而已。但也有一些事并不如此。
我在街头特别留意文字,不管寻人、售房、招工的招贴、还是老中医治疗性病的广告,我都要细细读过。我就曾见一则写有“出卖重伤风,一见就成功。”的红纸,贴在街道边的墙壁上。我想这一定是有一个人患上重伤风,便想用张仪说魏王的话“嫁祸而安国,善事也。”模仿“儿啼帖”的样子写了出来,希望有人看到,把自己的病转移到别人身上,这种卑鄙的事,虽然细小,但其污龌的思想的确令人很不耻。不过回来一想,这家伙一定是熟读《三国》的,对张昭的“江东移祸”之计很熟悉。
至于我,看过那红纸上的几个字,并没有感染上伤风,相反,流鼻涕、咳嗽,甚至热度不退,仍然还是这个家伙的,与我丝毫无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妖风
后一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