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故事——黄所村大墓
(2011-02-05 08:16:27)
标签:
杂谈 |
王二是个盗墓贼,他从安阳来到黄所村已经有一些日子了,村东头田地里的那个土岗他已经不知踏了多少遍了,凭他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他知道那地下一定有东西。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带着工具悄悄摸上了山岗,在西北面的低坡处用洛阳铲打下了第一铲。他小心翼翼的带上一捧土来,用手仔细捻撮一阵,他的心放踏实了,果然是人工夯土。接下来他开始用战备锹向下挖去。等到鸡叫的时候,他已经挖进了3米多。他满意自己这样的成绩,收拾好工具,又用树枝和秸秆遮蔽好不到80公分的洞口,回到镇上的招待所里睡觉去了。
第二天晚上,他又来了,继续着他的工作。这样连续挖了三夜,幸好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不仅没遇到一个人,连条狗都不曾遇到一只。
到了第四天,他在洞里挖着的时候,突然碰到了一样东西,他停下来,借着汽灯仔细去看,这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是一根人的腿骨。他暗忖,还没挖到墓室,不像是殉葬人的尸骨,莫非是以前的盗墓人死在里面了,这可不是好兆头,说不准这又是一座被人挖剩下的空墓。他扔下腿骨,继续向下,这一挖不要紧,在洞穴的四壁上到处都是死人的骨骸,横七竖八,滋伸蔓延,不可计数。王二顿时吓得毛骨悚然,扔下所有工具,慌忙逃出洞穴,一出来,凉风吹过,他的脊背全都浸湿,冰凉一片,他俯在地上大口呕吐起来。
第二天早晨,黄所村的村民早起下地干活,发现了王二遗留的工具和盗洞,就向当地的派出所报了警,几个年轻的小警察看过现场后,觉得事情重大,又向镇上通报,镇上来人看过后,马上在盗洞四周拦上警戒线,等着县里文物部门的到来。
文物局的小张一来到现场,就潜身进入盗洞仔细查看,发觉有尸骨处距离地面9米多,尸骨杂乱,无法判定年代,于是就划出3平米见方的区域,又找来当地的壮劳力,要将土层揭开。挖到天黑,又接上电灯,挑灯夜战,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这块3米见方的区域完全露出来,只见下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白骨,有成年人的,也有幼童的。
这时的小张正在镇里查县志和一些史书,这些书中并没有对这个尸骨坑有任何记载,黄所村在史上就没有经遭过战乱或瘟疫,不会出现这样大规模的掩埋尸体的可能。小张合上书,带着疑惑又回到了现场,蹲到坑底,在尸骨堆里翻检,不久,竟发现了数枚塑料纽扣和一些化纤布片,他马上断定,这不是古人留下的遗迹,一定是现代人的,他把自己的结论一告诉县里的公安局长,局长大为紧张,看来不属文物部门的事了,那就要自己这边立案调查这样大批尸骨的来源了,这可是个大案啊。
警察们开始忙活起来了,开始找法医鉴定,又叫过黄所村的村民们逐一了解情况。小张闲着没事干,就回到村子里,到大队部休息,又和村文化站的站长聊了一会儿天,然后准备搭车回县里。
刚出大队部的门口时,他看到有个老头蹲在墙根抄着手晒太阳,眯着眼睛还不住的张望着村东头那边熙攘忙碌的警察们。小张感到好奇,随口就问了那老头一句,“怎么?大爷,你知道那里埋得都是些什么人吗?”
老头转过头看了一眼小张,自顾自的嘿嘿的笑了几声,慢慢的说:“那里埋得都是1960年饿死的人,还用文物局来,公安来查个屁啊?”
前一篇:文物的故事——明人书法
后一篇:文物的故事——景舟石瓢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