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11-07 08:14:19)
标签:

杂谈

文人的无聊,常常在于找不到什么可以写作的内容。没了内容,自然也享受不到做文人的乐趣。假如是个使命感略强的人,更是难以忍受一天天的枯坐下去。说白了,无聊可以产生文人,文人无聊也会产生文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无聊也是一种境界,只不过文人们常把这种无聊称之为孤独。
秃头倔爷在家久了,便会编些小故事,故事编不下去了,就胡乱涂写水墨。辽西老张也是希望每天出活的主儿,山水画不下去了,就拍上几张家门口的小河沟、树林子的照片,接受一下粉丝的赞美,尽管有时也会等来是一块板砖。
一般来说,文人写不下去了,就会坐在那里硬憋,唯恐怕自己懒惰,不过我想,我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常常看它是否是憋出来的,还是流出来的,因为我以为憋挤肯定不会出好文章的。
鲁爷早就主张,写不出不要硬写。这意思大概是劝人写不出就闲呆着,要不就干点别的,比如去泡个小姑娘什么的。但他同时又强调自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未免有些矛盾,虽然他老人家树敌颇多,每天都要批评个把人的观点,但是并不会有那么多非等闲之辈天天惹得他文兴大发的,我想他大概也总是要先憋一会儿,忍受几分难受后,再提起“金不换”来写他的绝世文章。为批判而写作,也算师出有名。
其他人就未必是这样,不论是为增加文集的字数,还是不教每天闲过,操文字者自然要过憋这一关,于是不仅要憋,而且还要把憋的方式也要录之于纸上。
以前看丰子恺的散文《胡桃云片》时,奇怪他在开头为何这样说“凭窗闲眺,想觅一个随感的题目”,原来一直以为文字是有感而发,灵感来了不能自持的东西,现在看来都错了。因为谁也没有给他交代一个写作任务,只是他闲得无聊,必要发一通神论而已。
不同的是他并不像有些文人那样要面子,老老实实说出“但虚伪还不如惭愧些吧”的话来。闭口不谈抗日救国,既有耐心的描写那胡桃云片的款式、花色,像他的先生弘一法师一样细致于闲游之笔了。
说实话,人哪有那么多话要扯,那些所谓著作等身的文人,废话一定是不少的。
我不是文人,自然并不把憋作为文人的一种基本技能来看待,一般是有得写就写,假如没得写,我就会向雷锋同志学习,像他那样把自己每天干过的好事记下来,比如扶盲人过马路,捡到钱包交给警察叔叔等,再把它当作思想汇报送到领导那里去。
这多好!自在逍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