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田
(2010-09-15 05:49:36)
标签:
杂谈 |
昨日看到一个词——“目田”,乍看不解其意,后来网上一查,才知道这是我天朝网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是说由于某些论坛出于监管方便,屏蔽了“自由”一词,于是各路高人们创造了“目田”这个词,称之为“被砍掉头的自由”。
这不禁让人赞叹不已,“目田”一词,既避开屏蔽,又展现现实,生动形象,实在是太有才。这让我想起林语堂的一段话,大意是言论审查会激发作家的创造力,为了逃避审查而又表达思想,他们会更有创造力的使用语言。事实果真如此,这些年来不断加大的网络审查力度激发了网民多少创造热情啊!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使一切屏蔽行为都将自取其辱适得其反。
历来天朝国人是不乏创造力的,特别是在被压制与损害之中,对立的两方都在拼命的斗智斗勇。执掌话语权的一方会想出各种招数逼迫对方就范,而身为弱者的一方要么将自己的项上人头拱手送上,要么则游走与规则边缘嬉笑怒骂,尽情调戏嘲讽对方。
不让说真话的时代,自然会产生各种说真话的方法,虽然可以看出怕死不假,但是这些方法的确有趣。所以我们不幸生在这样一个可悲的时代,而我们又庆幸生在一个有趣的时代,这一回又一次应验了老狄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不幸的时代......”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不过我们同时也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天朝的管理者自然从历史中学习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进而创造性的发挥,由此而得出屏蔽删除一类的办法,至于坐牢杀头这些办法,依我看倒并没有什么长进,和旧社会没什么不同。
据说教育部门在教材中删除鲁爷文章时,给出的理由是因为鲁爷的文章太符合今天的时代,而使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误以为鲁爷是当代作家。也有人说国学复兴,孔子的中心思想是“河蟹”,鲁爷当然要给孔圣人让道,作为反孔家店的主将,自然留不得你。大家都这么有学问,以致于我不得不怀疑他们到底是看透了历史的真相还是根本就没有思考过历史?
不过还好,在“目田”还没有成为屏蔽词之前,我们还可以多用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