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09-07-21 05:22:42)
标签:
杂谈 |
教育自己的子女成长,是每位做父母的责任,而找寻一个合理的教育方式,则又是每位做父母头痛的事情。在刚为人父母的时候,大家无不对今后的教育责任充满理想化的期待,无不希望自己会采用一种纯粹的按照自己愿望来照看自己的孩子,或许还会暗暗发誓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像自己度过的童年那样受到的忽视,或者也绝不像上一代对我们自己那样无法满足孩子的愿望。于是,今天的孩子们的幸福大都取决于我们那些做父母的一种赎罪心理或弥补心理,一方面是在向上一代即我们的父辈示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那时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不合理,另一方面则将我们在童年期里未曾享用到的一切都一次性的交给孩子,以此彰显自己孩子们的存在是怎样一种幸福的事。
然而,做父母的还是忽略了有人性弱点存在这回事。
这个世界一直是个平衡的世界,“仓禀实而知礼节”那是圣人的理想,其实人吃饱了并不一定就不去杀人越货,从“富二代”也好,从自幼家贫辍学浪迹街头的孩子也好,都有今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的例子,但更不乏早早断送自己性命的例子。这说明古至今人类总会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来分出三六九等,用具体的事例告诫大家向哪一个方向教育自己的子女。然而在所有的物质或精神赋予的前提下,孩子的成长依旧是个未知的变数,这是连父母都是无法预知的。所以我想说的是,父母给予的是一回事,而孩子天性中的弱点所导致他们今后发展又是一回事。
我连老婆都没有,自然也无资格去谈教育子女的问题,但是我还是能从我在教育我家大狗懵懵易这里感知教育子女的困难。
在懵懵易没来我家之前,我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如果我养一只狗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它对我百分百的忠诚,它聪明好学,它乖巧听话,我会带着它坐车兜风,黄昏时会领着它在海边散步,冬天的时候,我在家里读书,它会静静的趴伏在我的脚边,给我做脚垫......那时我不止一次的像每位初为人父的年轻父亲一样热切的期盼它的到来。
终于它来了,刚断奶,小小的,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惹人怜爱,刚抱起来的时候,锋利的小牙齿就咬得我的手鲜血淋漓,赶忙去打狂犬疫苗,但心里仍是一种快乐,仿佛是一个被自己孩子尿了一身仍去炫耀的骄傲的父亲。过了几天,它熟悉了新环境,开始到处乱咬东西,白天毁物无数,半夜里又去啃桌椅板凳,我曾不止一次的怀疑领回家的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老鼠。
我在网上查阅了所有的育狗婴的知识,严格的按照那上面说的执行,一顿饭没落下,比我自己都有规律,懵懵易吃得好,长得飞快,然而脾气也随之越来越大,到处惹祸,以至于我几次想下决心送走。当我看到养狗书上说的“小时是魔鬼,大时就会是天使”后,我又不禁释然,我开始活在希望它快快长大变成天使的理想中。
一晃两岁了,是条大狗了,我并没有发现它即将要变成天使的任何迹象,相反魔鬼的念头反而更加充斥它的心灵,而且还是个极度狡猾的魔鬼。这个时候我才忍无可忍的举起皮带,然而不管我的表情做的如何狰狞,但却舍不得打在它的身上。于是它依旧得意的去心安理得的做着它的坏事。
我对懵懵易的教育是失败的,也对它彻底的失望了,这不禁让我想起我们那些做父母的对自己孩子们的教育方式,有时“疏导”或“堵塞”都不见得是一种最合理的办法,对一只狗尚且如此,何况对人呢?
教育后的结果都是我们所理想的,但是结局谁又能说的清呢?只有像天底下所有父母那样忍耐下去吧。
最近我搬到了一处所谓的高尚住宅小区里居住,懵懵易并没有因此而变得高尚,还是个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