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里的馅儿
(2009-07-01 08:01:47)
标签:
杂谈 |
那个安徽人姓徐,个头不高,言谈举止间完全是一副常年浪迹江湖的样子。
我与他一见面,就先问他是如何弄到我的电话号码的,他跟我提了一大堆版画界的名人,从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到辽宁师大的一些老师,又得是我熟悉的,也有不认识的,接着他拿出一本十年前某次版画年会的通讯录来,上面有我准确的联系方式。
好了,那么就说说他的来意吧。
他自称是安徽泾县某造纸厂的供销员,厂子在全国各地都有营销点,曾与中央美院版画系合作生产出一批适合版画印刷的纸张,而且这都是在央美当时的版画系领导吴长江老板直接领导下完成实验的。这次拿出来的目的就是厂家希望以纸换画,进而收藏一批版画作品。
不能说他们的想法不合乎情理,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大捞一笔囤积些画家作品,这在以后也许又会成为一笔财富。况且以纸交换,还显出某些文人的雅趣来,至少不是用金钱直接购买那样俗气。
但是这个创意到底是徐姓安徽人自己的还是厂家的,我却一直不知道。会不会是他用极为低廉的价格买些纸后以厂家的名义来为自己寻些好处呢?这种慎密的想法以及南方人惯有的经商头脑,只有天知道!
在交谈中,他很急切的表示出他的想法,一是要获奖作品,二是要大尺寸的作品,我马上予以否决,我的版画作品印量极少,最多10张左右,有些作品参展、收藏,弄得我自己手头也没有了,至于大尺寸的作品,最近我印刷的纸张成本都在100元左右,那是要拿来换钱的,自然不会给他。最后他又提出能否给两张来进行交换,我就说你的纸并不值2000,我凭什么要赔本做这桩生意?
这老油条开始嘲笑我的心眼狭小,只盯着钱,完全不顾文化人的身份,更不想自己的作品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入多渠道流通。我心里骂,你不也是如此,以小利来换取最大的回报?你如果讲求自己的文人雅趣,何不终身为我提供版画纸张,共谱一曲画家与商家的合作佳话,万代流传下去?
最后,我对他说,我只能给一张,爱要不要,再说你的纸我本来也并不适用,至于其他想法那是不可能实现的,他听了这话,才勉强接受下来。答应明天送过来100张纸来,但我想他也有可能觉得在我这里油水太少,明天不一定会来了。
说句实话,我也想过骗骗他,比如找一张学生的课堂习作,签上自己的名字,交给这位徽商,换来100张纸后,再给学生50张作为报酬,这样自己没有任何损失的免费得到50张纸。
这样的想法只是一闪念而已,做人实在不能那样不讲诚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