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

(2009-05-15 07:39:22)
标签:

杂谈

我这半生实在和医生打交道不多。不过我对这个职业一直充满尊敬。

    我见过的最具有医生气质的是二十年前上海长海医院的一位于姓医生,他是中国最著名的肝脏外科手术专家。个头不高,带副很精致的眼镜,头发像手术刀般光亮的背在脑后。我曾仔细的观察过他的手指,并不纤细,指甲被修整的极为整齐,泛着润的光泽,手背皮肤粉嫩的可以做“强生”婴儿沐浴露的广告。可惜这位于专家在我见过几年后,死于他一生从事研究的肝病上,不知他手术时是谁开的刀。

    于专家有个同学叫何三光,因为一起下乡搞过“四清”,很早就和我父亲熟识,他后来做过中国医科大学校长。他是我所见过的最没医生气质的医生,膀大腰圆,抽烟喝酒,样样都行,如果不着正装或白大褂,可以和街头打着“砸墙”牌子的农民工兄弟混同在一起,唯一能够区分的是他的皮肤极好,也是细嫩无比。奇怪,医生的皮肤都不错,不知是不是“紫河车”吃多的缘故,反正在医院里,这东西也方便弄到。这位何校长也好多年没再见到了,不知现在情况怎样。

    总是以为医生一定是严谨和理性的,因为他的工作要求他必须如此,他下手的不是旧自行车或小猫小狗,而是一条人命。但是当医生充满激情的创造欲望时,做出来的事情一定会让你目瞪口呆。

    吉林一对农村夫妇来到大连金州区打工,不久,丈夫觉得成天昏沉,接着视力下降,头痛欲裂,到医院拍片一检查,颅内有块阴影,疑似肿瘤。夫妻俩拿片子回了租住地,为家贫住不起医院犯愁。只能到药房买些普通的药片临时顶着.

    在他们的住地的街对面,有一家小私人诊所,三十多平方米的室内室内挂满锦旗和各种证书,又有一个相貌俱佳,仪表堂堂,极具医生气质的大夫坐诊。一天,这对夫妇走进来,拿出在大医院拍的片子,想要到这里碰碰运气。这位医生瞧过片子后,肯定的说“肿瘤”,接着又说我能治。夫妇俩赶忙问那得花多少钱啊?医生想了想,说:“五十!”。

     我一直不理解这位医生是如何想的,具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勇气固然可敬,可是你也得拿出实际点的东西啊,这毕竟是一场开颅手术啊,且不说你是否能做,就是它的成本和人力也不止五十啊,唯一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医生要么是充满救死扶伤的人道精神,要么是想钱想疯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对夫妇接受了医生的建议,老实巴交的丈夫乖乖的躺到病床上,这位医生将白布帘一拉,找出刀子、钳子、锤子、扳子之类的工具忙活起来。也许医生并不是用的这类工具,但是我又实在想不出五十块钱的手术会用怎样的工具。

     过了不久,帘一挑,医生出来了,病人妻子焦急的迎上去,医生洗净手,说了句:“位置不好,转院。”妻子进去一看,自己的倒霉丈夫一脑门儿血,躺在那里人事不醒。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是我前几天从报上看来的。

     朝阳农村有一位名医,自幼得一异人所授,不管是谁来看病,看得是什么病,开出的药方一律是“二百二”、土霉素,其他药物一概不用,这辈子在他手里开出的紫药水和土霉素应该以吨来计算。这样谨慎行医一生,未医死一人,广受人民群众爱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姓流油的老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