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台新设备

(2009-01-02 07:20:34)
标签:

杂谈

有这样一台设备,会让你看得惊心肉跳。
首先它有一个真空吸力箱,将一叠画放在箱上的卡槽里,一块密布孔隙的铁板会在真空吸力的作用下,将画吸附起来,成90度垂直。在真空吸力箱前有一架高像素的照相机,已与计算机相连,快门线也设计为自动拍摄状态。当画面树立起来后,照相机拍摄,图片就会保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中。这时吸力突然消失,画就会自己掉入箱体下方的储存箱内,然后接着下一次的拍摄工作。
这样,只需一个人的管理工作,一天拍摄5、6000张的画面完全没有问题。
拍摄完成的画面储存在电脑的硬盘后,进入终端数据库,再传到已经预装评分软件系统的计算机里,供评分专家审评和给出成绩。这样评分组成员就不用直接接触画的原作,而只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打分工作,减少了大量的体力工作,并能部分有效的遏制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在所使用的这套软件系统中,评分组成员在计算机上可以随意预览,可以随意调出任何画面进行比较,还可以使用放大功能将1200万像素拍摄的画面任取局部,清晰的程度可以看到作画时的指纹。
这套软件还采用数据随时存储功能,无论出现任何问题,如停电、死机时,再恢复系统工作后,会重新出现刚才所观看的页面上。
同样,评分组成员给出的所有数据都会随时进行统计,以确保评分中各档次的总体比例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而总评委和上级主管领导可随时进入各评分组成员的系统内进行有效监控,掌握所出现的情况。
最后当各评分组成员给出的分值提交到计算机终端后,会迅速按照去掉最高和最低分数的原则进行平均和分,自动生成该作业的综合成绩。
原谅我这样稀里糊涂的说,不知大家能否听的明白?因为我从来没有写过关于科技方面的文章,眼拙笔下也拙。
这样的设备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最终结果会是怎样现在还不好说,不过我想我会支持这样的发明创造,在IT、电讯、数据传送等领域发展的如此迅速的前提下,人力劳动还是应该大量的被解放。
很佩服能够想到并设计这样的设备和软件的技术人员,也希望过几天开始使用时,会一切顺利。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通过计算机来看画,是否真的不需要看原作了吗?我想,不管复制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我还是希望去卢浮宫、奥赛、大都会博物馆去看原作的,因为那会让你真正感受到艺术家工作时的气息。
还好,这次只是一次普通的考试作业,并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所以只需要利用数字媒体达到平衡就好,不需要想的那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年祝词
后一篇:品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