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小时候,“破鞋”是在不管大人和孩子口里都属于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
但是,过了很久我也没弄懂这个词的来源,同样作为有可以盛放所指意义的物品,为什么不叫“破裤子”、“破帽子”或“破袜子”什么的,而偏偏叫“破鞋”呢?即使强要加入两性有关的含义,我觉得叫“破内裤”也比“破鞋”要好一些,至少比脚要离下体私处近一些。
《说文解字》中说“破,石碎也;从石,皮声。”后人可以理解为不完壁,也可引申代指女性失贞的意思。鞋是形声字。从革,圭声。指皮革鞋的材料。《说文》里还有一个字——鞵,“生革醍也”字亦作鞋,也指的是材料之意。我看不出任何和男女有关的意思。
不过作为民间俚语而出现的这两个字,直接指明有生活作风的不正派的女性,除了是说鞋子因为破了,是穿的多的缘故,或者是说鞋既然破了,谁都可以穿它外,大概还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用鞋来对女性生殖器官的暗喻,这可以从过去风月场里的一个词“靴兄靴弟”中可以看出,是指同嫖一个妓女的两个嫖客;二是过去北京八大胡同里的妓院常用一个绘有一只女人穿用的绣花鞋的旗子做招幌,时间一长,招幌就会褪色破损,爱没事絮叨的北京人自然不免的指指点点,说几句“瞧,破鞋”之类的风凉话,最后就泛指所有那些谁都可以来两下的妓女了,不过倒也很形象的形容了一下那些性工作者。
当“破鞋”作为代词后,自然要有动词辅助以产生动宾结构的词组,于是“搞”就隆重登场了。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先人们真的将中国语言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哪个词会像“搞”字和“破鞋”搭配的那样天衣无缝。不是小猫小狗当然不能用“玩破鞋”,“穿破鞋”又不符合男性至上原则,提、拉、翻......所有都没有“搞破鞋”那样犀利明快,如果勉强能和“搞”对应的也只有另外的一个词“耍流氓”的“耍”字,二者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小时候,“破鞋”是个神秘而又无比肮脏的一个词汇,是侮辱别人的第一首选词汇,不过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对人说过,我觉得选用那种骂人骂到最肮脏境界的词汇我根本做不到,而我身边的小伙伴还不至于让我如此恶狠狠的说这样的话来。
一次,我和小朋友们照例去看游街,大卡车上押着一男一女,高音喇叭里播放着二人所犯的罪行,大概是女人和男人通奸,而后又谋杀亲夫的老掉牙的套路。在卡车经过我的身边时,我清晰的看到女人惨白的脸,她低垂双眼,面无表情,几缕头发在脸上划过,在无血色的面容上像刀痕一样透出异样的黑色。然而让我感到无比震惊的是,在颈上挂着打着大红叉名字的大牌子上方竟然也挂有一双破鞋,那是一双真实的破鞋,大概是男人穿过的,当我从某种无形的概念突然面对着真实存在时,那一刻我觉得我快要窒息了,我的思维在迅速的检索我对破鞋的原有认识,结果竟然一点也没有找到任何痕迹,唯有眼前的这双破鞋如此明确的在我眼前晃动。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到家里的,夜里开始高烧。
好在今天人们的感情或身体出轨已经与“破鞋”无关了。“破鞋”这个词的意义已经在人们的记忆里逐渐淡忘了。
随之而来的应该是叫“公共汽车”了。
前一篇:“疯子”高迪的圣家族教堂
后一篇:杀妻的邻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