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短短数天,全国捐款物已达数十亿元。
上至中央领导,下至乞丐、幼童,无不是倾其所能将自己对灾区同胞的爱无私奉献出来。
在自然灾害面前,在生命面前,处处闪动着人性的光辉。
我们知道,社会财富来自于整个社会,来自于民众。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社会良心和道义感,为抗震救灾付出自己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从社会角度,还是从个人道义的角度,回馈社会和民众也是完全应该的。
捐款是一种自觉行为,公众没有要求谁为灾区或者他人捐款的资格。但是,捐款又是一种道德行为,每个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人,都应当也必须为这个社会、为他人做些什么。
在动物界里有这样一种情况,绝大多数动物面对同类的死亡时,都会感受到自己内心的脆弱,都会为自己的同类感到悲哀,如果我们这样想,我们今天为汶川的死难同胞和幸存者所做的一切,有何尝不是残存在我们人类身上的一种动物性呢?
我们不能眼睁睁的看到那些人死去,没有水、食品、帐篷、药品,因为他们所感知到的痛苦我们能够同样被感知。
所以当我们去为灾区捐款时,其实是在为我们久已不存在的慈悲心获得救赎,是在唤醒我们沉睡已久的责任和使命感,是安抚我们尚未泯灭的良心和道德感。还要以此提醒我们对每一个人的最终命运的关怀。
其实,我们是在为我们自己募捐。
此时,我们还应该想起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堂恩的那首著名的诗: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