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壶畔现冰瀑
接续前文,到得仓米古道后,左思便驾车,带俺们前往西南,见路边有一处河湾,便停下来看景。下得车后,当时只是感觉眼前的景象,似曾相见。毕竟老了,路边的公交车站的站牌,明明写着“滴水壶”车站,竟没反应过来,这里就是俺们曾多次来过的,百里画廊的滴水壶景区。在河边驻足后,见河坝河水倾泻,山里温度低于城里的明显标志,便是河水溅起的水花,冰结在岸边的树枝上,俺们拍到了城里尚见不到的冰晶。
再往前行,便见到了路边,曾用过餐的“知青大食堂”,北边便是曾经到过的,参选“北京最美丽乡村”的下湾村。随后左思便驾车前往乌龙峡,再沿四沙公路前行至沙梁子折返,便顺原道直驱怀柔汤河口。
滴水壶景区位于黑、白河交汇处的下方,主要景观由瀑布和溶洞构成。瀑布源头是三条山泉,泉水流到近似垂直的悬崖峭壁处,便奔泻而下,形成了上窄下宽、高约20余米的瀑布,形似晶莹剔透的水帘。而水帘后面,便是如同花果山水帘洞一般的幽深溶洞。春夏秋三季,来到滴水壶,耳边水声如雷,眼前飞珠泻玉,十分壮观。到了寒风凛冽的冬日,则又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峭壁上斜生出的灌木、杂草,全都挂满白色的冰凌,形成凸凹不平的巨大的冰瀑。冰瀑中间,水花飞溅,咚咚作响;外部则冻成透明的冰层,状似“冰桶”,高高地悬于石壁。但见:玉树银花,流光溢彩,蔚为奇观。《口北三厅志》在描述这一景观时写道:“游者怡目悦心,凄神寒骨,虽匡庐三叠、雁荡九龙,未足以仿斯奇诡也。其名为壶,亦道家方壶洞天、神仙之境耳”。
冰瀑下面,由泉水冲击出的一个个水潭,因为相对恒温的缘故,即便三九寒天,依然水清见底,青苔点点,绿草如茵,成为一道难得一见的奇妙景观。瀑布后面的溶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走进洞内,只见洁白的石笋、倒悬的石钟乳、精巧的石帘幕、晶莹的石玉带,令人目不暇接。
经此一游,便的“青山无墨千秋画,流水似弦万古音,”的品味,而相融入自然山水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