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2016-05-16 05:04:26)
标签:

365

开封

卞梁

东京

杂谈

分类: 未羊之春华夏腹地行

                                 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洛阳,华夏之古都,与其相近的另一个古都,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开封了。最为《未羊之春华夏腹地行》,开封是必行之地,这样就对腹地一词,有了较比圆满的认知了。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之所以在《未羊之春华夏腹地行》,择洛阳与开封度过,是基于想对历史地理性,在晚年从实践的角度,一个具象性概括的认知与阅览。故华夏历史,曾在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北京、西安、杭州、南京八个地方为过京都;但公认的是六座,即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和杭州,开封都在其列。

   综上述做过古都的六座城市,俺自离开洛阳,就算匆匆走过了南京、杭州、西安和洛阳四座;而北京是俺出生与生活的地方。俺虽毕生于现而今的京都生活,但没得半点自豪与傲气,其因由就是俺成年之后,多多少少对历史的渐知过程。若站在新中国角度,定都北京,北京是京都,这只是史实而已;但站在华夏,以汉文化视角去看北京,并将北京都城历史前延至燕京,乃至元大都,就尚不确切了。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北京若大起底的话,其是殷商时期,系黄帝部落之后裔,所发轫自然形成的小国;至先秦时期,曾在现而今的房山左近,立燕国都城“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于燕。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自契丹这个游牧民族,在北方崛起建立谓之辽的少数民族政权,才入侵至燕之地幽州城立陪都,此陪都位于辽之南也称南京,亦称燕京。后金灭辽,才在燕京营城建都,称之为中都城。历史进程中,蒙古族强盛南下入侵中原,直至忽必烈才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营建一座新都城—— 元大都。从上简述历史,北京的营城建都,非属汉族之所为,有着为异族入侵的表征。至明朱棣始,才有着汉族正名的都城名分—北京。其后又是一段为关外满族,建立王朝的都城,也不乏被侵占的表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然西安与洛阳,这两座故都,才可称真正见证了华夏文化的兴起,才是汉民族自家的帝都。而南京,则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外族建都的城市,不负汉都之名分,但却有着为日本屠城的雪耻。
    至此便是开封了,其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由此历史上,曾有夏、魏、梁、晋、汉、周、宋、金等八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八朝古都。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开封即是八朝古都,城市格局形成较早,古城风貌浓郁,;其历史文化自然积淀深厚,文物遗存丰富;又有北方水城之独特,集中体现了古城悠久的历史传统,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八个王朝,经几千年风雨砥砺,才从曾有的鼎盛繁荣,渐渐落寞在时光的运河上。
     时至汉代景帝时,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及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都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时至北宋,开封为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开封最骄傲的繁荣,见之于《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谦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火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乐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他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颂。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北宋王朝是中国由尚武向尚文转变的开始,也是汉民族王朝孱弱的象征。但是在北宋依然有着恢宏的文化,有着发达的经济,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王朝是开封最好的缩影,文化与经济。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宋史上记载的旧地名,都在今天开封地底下好几公尺。黄河经常决水,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开封城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黄河的泛滥,泥沙的淤积,让淹没的开封城,多次在原址上重建。摞加式的一座座城池在埋而建,建而埋的时光中轮回,不屈的重建精神让开封城几经磨难始终屹立不倒。“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龙亭宫宫摞宫,潘阳湖底几座宫”这是对开封这座历史名城形象的概括。但是,淤泥下的一切属于记忆,记忆像银灰色的梦,不会有其它色彩。于是,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

    俺到过开封后,便开封了俺对开封的感佩:开封古都,好似用灾难的刷把,一次次的刷新。人们逃了又来了,重新垦殖,重新营建,重新唤醒古都气韵,重新召来街市繁荣。开封就像我们整个民族,一再地在灾难的大漠上重新站立,立誓恢复淤泥下的昔日繁华。开封,以自身,向世人验证着,华夏民族在历次劫难后,总会重新地更好地复活,不屈与倔强,恰是华夏民族的魂魄。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现在的开封执政者,正试图依托发展城市旅游经济,带动城市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促进域内繁荣发达,成为“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大都市。史载东京城宫苑御园、寺观有100余座。“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著名的皇家名园“艮岳”,集中国名岳大山诸特色于—园,园内植奇花珍木,放养珍离异兽,史家称其为中国园林史上承前启后的杰作。开封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38处,市级26处,县级136处。闻名遐迩的铁塔、相国寺、包公祠、延庆观、禹王台、繁塔等,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河南三大石刻集中地之一,开封馆藏和各名胜古迹中,保存着上自汉代、下止民国的各类石刻珍品1000余件,是研究历史、科学技术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开封,简言一句:一座以政绩彰扬的,整座城市为人为修复的古都风情,日趋成熟。

    贴图说明:由于开封地级市市区规模不大,景点紧凑,基本是按三大块步行进行的游历:即清明上河图景区左近,包公祠、开封府左近,大相国寺左近。加之在开封两日,天气连阴雨,故没得多少市容市貌的随拍。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136@365溱洧之滨立开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