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昏昏悬铃木

晨练,行摄至陶然亭东,姐妹亭的南 侧,见高高大大的梧桐树,挂满了若小铜铃般的果实,便习惯地将其收纳进自家的镜头。
见树侧立有铭牌,明示到梧桐树其名竟称之为:悬铃木。
就此才验证:普天之下,俺昏昏之事甚多。若梧桐即悬铃木之昏,需折返家中,立即思昭昭之百度,便得如下的科普知识:
悬铃木,(学名:Platanus)属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分三种,分别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俗称分别是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从发现其化石表明,本属植物已经存在有一亿两千万年。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印度和美洲,最常见的为二球悬铃木。本属植物都是乔木,高达30–50米,分为两族,Castaneophyllum族,只有一种,生长在东南亚的常绿小乔木P.
kerrii,其余的都属于悬铃木族,都是落叶品种。
其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一般生长在河边或湿地等有充足水份的地带,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但人工栽培的也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
其花单性同株,密聚成球形的头状花序,无花萼,每一个小雄花有3-8个雄蕊,雌花有3-7个雌蕊,为风媒花,授粉后雄花脱落,雌花逐渐形成只有1毫米大的小坚果组成的毛球,每个球直径约为2.5–4厘米,球散后,种子带毛,随风飞扬散播,类似蒲公英。树皮老化后会脱落,露出新生的组织,因此树干显示班驳的花纹。
从上述科普知之:梧桐主要分布于欧洲东南部、印度和美洲,应属外来引种植物。可为何俺们的老祖宗,打早便将梧桐树,与华夏之类似图腾的凤凰相紧偎在一起?又是昏昏之事。
俺将梧桐与凤凰敲进百度便得:梧桐系高大挺拔,自古就被看重,视为树木中之佼佼者,故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高贵了。由此最早便为《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篇诗歌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其意即是说,梧桐生长的茂盛,引得凤凰啼鸣。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也说到梧桐。在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其名为宛(右鸟旁)雏,子知之乎?夫宛(右鸟旁)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这里的“宛(右鸟旁)雏”就是凤凰的一种。他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只有梧桐才落下。
即使以争斗为主题的《三国演义》,在其第三十七回里,也有这样的描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由此得见:古人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所以现在的人们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因此在以前的殷实之家,常在院子里栽种梧桐,不但因为梧桐有气势,而且梧桐是祥瑞的象征。乃至唐朝李贺就曾为诗: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商隐在其《丹丘》中得“青女丁宁结夜霜,羲和辛苦送朝阳。丹丘万里无消息,几对梧桐忆凤凰。”直至明之刘溥,还有“鹧鸪啼断竹枝寒,凤凰飞去梧桐老”句。
俺便昏昏然:难不成,梧桐不是舶来物,乃我华夏土生土长的本土树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