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
绩溪水多,故桥也随处可见。龙川正街便称水街,自然民生离不得桥。登源河自徽杭古道而来,流过了龙川,蜿蜒流经绩溪直泻新安江。
出了龙川村口,要过登源河到对岸,便是相依的两座桥:一座是老式木桥,一座是新建水泥拱桥。
中国汉字,基本是象形字的演化,桥字便是其一。桥,篆文http://www.vividict.com/UserFiles/Image/==BA--dili==/--BA5--tian(zu)--new/11dian/0002jiaghao%20hongse.gif
(乔,高),乔,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高。文言版《説文解字》:
橋,水梁也。从木,喬聲。白话版《说文解字》:桥,跨河的大梁。字形采用“木”作边旁,“乔”是声旁。
何为桥?造字本义:古人用原木高架在在沟壑或溪流上通道。古人称凿壁架木的悬空仄道为“栈”,称凌空跨沟的横木为“桥”,称作为水上过道的木制建筑为“梁”。故,桥,旧时其含义极其简单,很是单纯,就是人过河措施与方法。简而言之,人为过河构造的用具。
但,现而今,人们进化了,桥也随着人们文明的进化,其涵盖的人文意义便有了多重性。还简而言之,桥不再仅是过河的用具,桥随着主持者自身的需求,而增加着桥的多重功能。
若,龙川过登源河两座紧邻的桥,便是个明证:传统的木桥,经济实惠,平顺易行,极其适应村民穿越河流,进行劳作的需求;当然其缺憾便是不经久坚固。但其毗邻的水泥桥,高高的拱状桥身,很有观赏性;若不是豆腐渣工程,肯定使用经久坚固。但其极其没得实用性:农人过河需挑担荷锄,牵牛推车,载粮送肥等等农作活动,便做不到,远远不及平顺的木桥来的便捷。那么上面斥巨资,好心为村民在登源河上修一座新桥,是为了村民用的,还是给村民看的?
所以,龙川登源河上的两座桥,极其现实的反映了,当前执政者与民众不同的理念。执政者要政绩,向上面邀功;平民百姓要实用、适用,为的是日常不可或缺的生活、生产的便捷。这里其实深刻着执政党,在执政中必须遵循的一个根本理念:是为人民服务。以人民的需求,务实做事,而不是其它。当然,那些以政绩为借口,行贪腐之实,为中饱私囊而搞豆腐渣工程,更是民之所伤,民之所愤,民之所怒!
贴图,登源河上的木质老桥,来见证桥字的象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