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后的寂然

俺有位小校友,经多年打拼,已小有成就,经营着一个在美术界,非常有名的艺术画廊。在姓氏后面,在被人们称谓时,也往往必得加个总字了,按理说应是个极其严肃的人物,但其偶尔却会心血来潮,幽默一下。
日前,不知是他的哪根神经又跳动了,便又发给俺一段,不知自创的,还是那个旮旯翻捡的微信笑话段子。
现稍加简约,记述在俺的博园:
他说:“情人节的前夜,天上飘落了,久违了的小雪,他爱雪便游荡在飘雪中。
漫无目的地行在路上,看到一对老人,也牵手漫步在,寒风飘散着的雪花中。
眼前呈现出:两位老人,相偎相依,携手相牵,享受着片刻飘雪的安宁,真是一幅令人感动的温馨。
便不由驻足羡慕的看着二老,此时他的心中,暮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与感触。不由得打心底赞叹:人生竟然有如此,令人赞叹,美曼的爱恋,......。
这时,寒风将老头对老太,关切又不情愿的询音,送进他的耳中:冷吗?回吧?
老太太深情地望着老头,喃喃地应着:没事儿,再多走会儿。
说罢,便心疼地,将老头的双手,拢起捂在自家的双手中;
稍稍迟缓后便又倾情地说:回去了,俺那老东西,就不知啥时候,才放俺出来,......。”
小学友的文至此,便接续了

。
随后小学友便“续貂”道:预祝情人节快乐!有情人白头偕老!
俺读完上面的微信段子,却未能
,心中便不由得有了一种莫名的寂然,并沉沉地压在了心头,却有了几分
。
为啥?其实这个段子,有意无意地将婚姻与爱恋,是否应该统一,深层次地揭示出来。
国人,尤其是30、40、50后,乃至60、70、80后,婚姻与爱恋并不和谐,是普遍存在的。
故才使目前离婚老龄化越趋现实。
开放改革前的人们婚姻,往往在夫妻间,生成两个字:将就!
故当时的婚姻,大多数都是由于千差万别的因由,是跟“爱恋”一词无缘。
以四九年解放为界,解放前盛行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得男男女女的个人自主的半点爱恋成分;国人大多数人,处于三座大山压迫之下,贫苦的人群,更是以买卖婚姻盛行于世。
解放初期,虽说是新的婚姻法给予青年人恋爱的自由,但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婚姻,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尤其是以后,在唯阶级成分论的现实政治高压下,大多数有知识的城市女青年的家庭成分偏高,当面临要改变个人人生命运时,不得从政治角度去考虑抉择婚姻的对像,选择了与文化程度不高的军人、工人、农民、工农干部将就了成婚。婚后,这种唯政治角度,而不是以爱恋为基础的婚姻,加之文化程度的差异,致使夫妻离心离德的不在少数。
即使俺们这一代,出生在新中国,成长在红旗下的50后,乏爱恋为基础的婚姻,也并不鲜见。
婚姻是个筐,人生百态、人生百味、七情六欲、乃至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等,都得往里装。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和谐的婚姻,在婚后得不到升华,积怨沉积,便装不下了,婚姻这个筐,自然就会被撑破。“将就”这个词,便是这个筐的紧箍咒。
恰好有个例子,可以成为俺这篇博文的佐证:央视由倪萍主持寻找的节目,刚刚播放了一段新录制的找人,找初恋情人的节目,很是深刻地反映了,爱恋并不是婚姻的全部,爱恋与婚姻并不统一。
节目是:新疆一位50后妇女,在新疆农村插队时,结识了一位来村里支左的解放军战士。高高大大的身形,爽爽朗朗的性格等等,给自己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但部队对战士爱恋是有限制的纪律,故使这位妇女,对这位军人的爱恋,成了一生化解不开的单相思。为了圆这个梦,她便征得现在丈夫的同意,并在通情达理的丈夫相伴下,从遥远的新疆,来到倪萍“为爱坚守,为爱寻找”的节目现场。节目组不负她的期望,还真的把她当年暗恋的退伍军人,请来北京央视的节目现场。对方也是有家、有婚姻的夫妇两个同来。爱恋是动情的,甚至终身难以割舍,难以放下;如此的爱恋深沉的浪漫,致使这个妇女,即使现在已然有了婚姻,有了家庭,有了疼爱自己的男人,但同样还是难以割舍这份爱恋的情感。这个事例深刻地表明:爱恋,婚姻不是同一,或统一体。
由此验证了,俺小学友这近乎笑话的微信段子,确实是有意无意地传达出,人们对老龄婚姻现状深层次的普世反映:人们的婚姻,并不完全是,当初婚嫁时,在内心深处,成就了所祈盼的,以单一的爱恋为基础的婚姻。
大部分都在“将就”二字限定下,以放弃最初的爱恋,甚至是神魂颠倒的挚爱为代价,从而草草完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人生旅程。
尤其是当今的年青人,更是有如此的感触:俺看上的,看不上俺;看上俺的,俺看不上;俺绝不将就没有爱恋的婚姻,便成了剩男剩女。
所以爱恋,往往成为单向,而婚姻则必须是双向的。要在婚姻里,不离不弃,走完人生的轨迹,不是以折损爱恋为代价的将就,就得坚守对爱恋的期待。
由于改革前的老年人的婚姻,在社会客观条件下,以爱恋成就的婚姻不带有普遍性,故给当下的老龄婚姻,遗留下隐含着潜在的诸多无奈与失望。
俺在平时,行走在路上,乘坐公交车,或健身在公园,经常可见:老夫老妻间,为一点点家务琐事,拌嘴争竞、相互指责,很是不和谐。
俺经历的身边亲朋好友,也有着若干的例子:老夫老妻彼此对对方,心存怨愤;无奈于成婚时政治的、经济的客观条件,在没得爱恋的情感基础上,将就了成婚;从而被有家了的道德需求而束缚,为有了子女的责任担承而捆绑;苟且与委屈地搭帮过日子,到了晚年便生成没得幸福与美满的失望。
老龄夫妇,面对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老夫老妻曾携手,也尽到了为人父母,维持家庭完整的责任。此时若有着心存青年时的爱恋,没得必要再持续坚守一份没有爱的婚姻。
人生苦短,既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分开吧!老龄离婚,不应该再被视为洪水野兽,不可理喻。
老年人,绝对也应该以人生个体,有权利去感受一下,真正以爱恋为基础,为内核的,美满与和谐的幸福。
对于行将就木的老人,抓紧夕阳红的人生之末,去享受生活,享受当下,应该被视为对人性的尊重。
希冀这些在不幸的婚姻中,容忍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再不要把婚姻的不幸,持续到辞世。更不可以将这种人生婚姻不幸的缺憾,带到另一个世界;更不可将对美满婚姻的热望,希冀在再世来生,因为人确实没有来生!
所以,俺小学友发给俺的微信段子,不应该再被当做笑话;而是应该引起人们去深思:老年人彼此有着一份爱恋,理应要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